APP下载

养一个孩子花多少钱

2000-06-05□宇彤

东西南北 2000年8期
关键词:花费家教消费

□宇彤

怀孕期间最高花费两万五

怀孕的开始,就是所有父母亲为孩子花费的开始。

记者调查了10余位母亲,从怀孕到生产,她们的花费主要有营养费、定期检查费、保姆费、孕妇装束费、婴儿必备生活用品费、生产费等几大项,调查中,为孩子花钱最高达到2.5万元,最少的也有7000元左右,孕妇营养投资占50%左右。

孟女士自怀孕后,全家的开销重心就转移到她身上。从怀孕第一个月起,老公为她请了个钟点工,每月300元;她又上街为自己买了3套孕妇装,每套400元左右,又买了双平跟鞋200元;怀孕初期每月去医院检查一次,后来两个星期一次,再后来一个星期一次,每次去医院只要配药,大概花掉500元;去医院来回“打的”费要40元,10个月花掉了7000元。此外,婴儿必备的生活用品也是一笔大开销,光是婴儿车、婴儿床上用品、奶瓶、沐浴露、衣服、澡盆加起来就有3000元。

也有的孕妇开销不是很多,定期检查费大多报销,婴儿必备用品大多来自亲友馈赠,父母或婆婆照顾又省了保姆费,孕妇裙装都是自己找裁缝做的,营养补品开销大一点,钙片、维生素、高蛋白、奶粉等。粗略算一下,一般家庭这一时期开销大约5000元左右,其中营养和生产手术费是两大主项,生产手术费情况略有不同,顺产和剖腹产的差别比较大,少的只要2000多元,多的则要8000元左右。

学龄前儿童每月开销五六百

学龄前的儿童大多对“钱”还没有树立起概念,但他们的身上却在堆积起一笔又一笔可观的钞票。

号称从小要给儿子一个好环境的陈先生,千挑万选地将儿子送进了一家高级幼儿园。除了每月幼托费700元外,一年还要交3500元赞助费。他得到的回报是一个班只有10多个孩子,“老师能够比较用心地照顾、教育孩子。”

不过,这样的例子还只是少数。目前,一般幼儿园、托儿所的收费在一个月200元左右。孩子更大的花费在他们的吃饭和玩具上。每个月吃掉一筒60多元的进口奶粉和30多元的瓶装牛奶几乎是每个3岁以下孩子的最低消费。一些婴幼儿每个月的奶粉费更高达五六百元。

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此家长也要付出一笔不小的开销。庄先生的女儿特别喜欢滑滑梯,肯德基、麦当劳的儿童乐园就成了每个星期都要去的地方,一次总要花上15元左右。王先生的儿子最贵的玩具是一辆1000多元的程控坦克,除此之外,家中还有十几把小手枪。杭先生对女儿的消费比较理智,他更乐意买些幼儿读物、智力VCD等,一年也要用去500元左右。

除了像陈先生那样“每个月要用掉1000多元”的家长外,被调查的学龄前儿童,每个月的开销平均为500到600元。

中小学生平均每月花费近千元

上海中小学生的零用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大多数学生从五年级开始有固定的零用钱,每个月大约为二三十元。到高中毕业,他们的零用钱一般上涨到50元左右。

这个阶段的孩子,读书显然成为家庭最主要的支出。据上海市教委的规定,每学期小学生要交310元,初中生380元,高中生950元到1350元。这只是最低收费。朱先生的女儿在民办学校上初中,每个学期要交2100元学费,并在入学时交纳了两万元赞助费。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们更是不惜花钱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爱好班。李先生12岁的女儿每周上一次英语口语班,一个月340元。朱先生的女儿参加了写作、数学、外语3个兴趣小组,一个月120元。艺术类的兴趣培养代价更高,60元一次的钢琴课,孩子一个月至少要上8次。

课外阅读,也能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一会儿参考书,一会儿世界名著,每去一次书城,我总要花掉100元。”朱先生说这话时并没有什么遗憾。被调查的家长平均每年为孩子要买价值300元的课外书。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调查中,小学生和高中生一年所用掉的钱几乎相等。用一位家长的话说“基本上一个月1000元”。

读4年大学少则3万多则6万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家庭经济水平限制的不多,没有钱靠自己赚也要花钱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据记者粗略估计,一般工薪阶层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四五万元,学生消费高一点6万,低一点3万。

“单身”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消费最低,月消费基本上在500元以内,主要用于吃、买书。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小网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情有独钟”,每个月固定从父母那儿拿300元伙食费和200元的买书费,因为他们专业的书都特别贵,200元有时只能买上一本,如果再有别的开销只能找父母“报销”,下个月勒紧裤腰带了。

有自己“另一半”的、非常懂消费行情的这一群体是“高消费群”,月消费要在1000元以上。他们大都是校园中比较显眼的一族,骑着捷安特,别着手机,住着租来的公寓。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的小韩可以说是这一群体中的典型,今年5月份他的消费项目就有房租、手机费、吃饭、娱乐、社交、买衣服、交通费等七八项,总共加起来竟达1200元。

处于两层中间的大学生月消费在七八百元左右,过过平常日子,偶尔去“开一次荤”,为联络感情每月还要打掉几十元的电话卡。再买买衣服、化妆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额外开销名目繁多

家教已成为家长花在孩子身上最大的一笔额外开销。少则一两门,多则三四门,被调查者中将近一半的中学生家长为孩子请来了家教。

如今,家教的基本行情是:初二以下的学生一次20元,初三至高二的学生一次30元,高三学生一次35元至40元。在调查中,请家教的家庭平均每个月在这上面花费大约150元。注册会计师陈女士为读初三的女儿请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位家教,每个月花费480元,是被调查者中家教开销最大的。但据陈女士透露,女儿的一些同学家教费甚至达到一个月近千元。

旅游也是额外开销的“大头”。去年直升重点高中后,张臻被父母奖励到新、马、泰一游,总共用去人民币5000多元。日常工作繁忙的赵先生,每到夏天一定会抽空陪女儿做一次长线旅游,正读初二的小赵已经游历了北京、广州、大连、青岛,今年暑假则已定下了新、马、泰。不过,大多数家庭选择假期中让孩子到江浙附近的景点游玩,比较经济实惠。被调查者中,孩子旅游的开销大约为一年500元。

在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由此,保险意识渐渐深入。身为警察的朱先生每年要为女儿付出3000元的保险费。每个家庭为孩子购买的保险平均为300元一年。

除此之外,每逢春节、儿童节、生日等,300多元的SWATCH手表、500多元的WALKMAN、600多元的NIKE运动鞋都成了家长们送给孩子的礼物。但大多数家庭还是量入而出,买个蛋糕、买些学习、益智用品作为礼物。

我们是一个重教而又尚节俭的民族。无论政府还是家长,加大教育投资,无疑是件善举。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该省则省,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益无害。

(刘斌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猜你喜欢

花费家教消费
新春开拍小礼物
家教有法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