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校内实践操作模式初探
2000-05-05于玉汉高泽新毛晓红
于玉汉 高泽新 毛晓红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形式多样、切合实际和符合学习规律的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因此要用新观念对活动课进行新的研究和实践,点面结合,开展以自主实践性,操作系统性为特征的活动课研究。人的发展主要是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自主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机会,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增强创新意识,获取实践体验,培养实践能力。
一、改革课程结构,提供时空保障。
1.设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以国家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前提适当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加强活动课和音、体、美、劳教育,旨在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望减轻学生相对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不突破教育部颁布的周课时量(每周34节,每节45分钟,周课时量1530分钟)前提下,把必修课从45分钟一节臧至40分钟一节(周课时安排38节,共1520分钟)这样每周就可以增加活动课和选修课各两节我们把两节活动课集中安排在周三下午第一、二节。
2.自主选择。当初中新生进校时。我们用问卷形式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兴趣爱好调查,汇总调查结果,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开设了书法、绘画、声乐、器乐,摄影、舞蹈、围棋,国际象棋、文学欣赏、地理环保、游泳、篮球、田径、车航模等20个活动课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参加一项另外还需统一参加游泳和计算机课程。教师对活动课的指导遵循“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力让学生展示才华。
3.形式多样。开发、开放式原则要求因人而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德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培养个性品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活动课的开展呈动态性、立体性、对外开放性,形式不拘一格且多种多样。有的是教师设计、学生实践;有的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自主评价,达到自悟自得的效果;也有的将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将内容与生活贴近,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经过反复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既切实有用又全面深刻且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如生物组解剖牛蛙,制作动植物标本初显身手;篮球组在运动中生龙活虎;车航模组组装的微型轿车和航空母舰能以假乱真;手工组利用废物制作花、草、鸟、树等工艺品,栩栩如生;棋类组比赛烽烟四起;朗诵组与文学欣赏组的辩论赛唇枪舌剑。丰富多彩的活动课都是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从而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兴趣,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二、探索活动课模式,初见成效。
就活动课一般模式构建而言,首先必须对活动课与必修课关系进行定位活动课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唱一唱,跳一跳”,要逐步认识到必修课与活动课在促进入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显示出不同的育人功能和目标。由此可见必修课与活动课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主次关系而应是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1.活动课模式。我校推行的活动课教学模式由活动设计、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评价四个部分组成。
(1)活动设计:活动前预先制定方案是活动课成功的关键。活动课的设计大致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大设计,即学期初各活动组的任课教师拿出定期计划,并交该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然后上报学校活动课题组最后确定通过。二是小设计,即具体每节活动课的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由教师独立设计;有的由师生共同制定;有的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案,评出最佳方案,采纳并实施。如初二年级上学期朗诵组和写作欣赏组进行的辩论赛辩的过程都是由学生自行设计的,方案涉及到题目的选择,参赛人员的组成,论点和论据的搜集、整理、提炼,辩论赛会场的布置、形式的安排、时间的控制、评判的标准以及评委的聘请等诸多方面,两个小组20多名学生,不负重望,一个星期便拿出了8套方案。有的独立作战,有的发挥团队精神。这种活动课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动脑动手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主体意识,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努力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活动导入: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以及开启创新思维的一步。“导”当然要讲究方式方法,“导”更要讲究艺术。语言艺术导入、音乐艺术导入、形象艺术导入、景观艺术导入、实物艺术导……有的导入幽默风趣、别具一格;有的导入悬念丛生、好奇陡增;有的导入轻松活泼、自然流畅令人心旷神怡;有的导入凝重深沉令人扼腕长叹;有的导入动人心弦令人情不自禁……如美术组曾上过一堂《轻盈的造型——线材构成》的活动课这是一节有关立体构成的手工课。在导入本课时,为了使学生对线构成的认识更为浅显直观教师不仅展示了生活中线材构成的物体的幻灯片(如埃菲尔铁塔、公署铁攀登架、装菜的篮子等),还采用提高和列举的方式导入本课重点——电线造型并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制作的一些电线构成的物体(如动物、植物等),这时学生对这些精美的线材构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设计制作出更加美丽的物体。
(3)活动展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我们在方案设计之初就注意广泛性和适应性。因而活动展开时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以方案为本,但并不拘于方案,而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既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营造情景,教之生情授之生趣。有人说:“冷冰冰的人也许可以很好地操纵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前面谈到的《轻盈的造型——线材构成》一课,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需要教师在讲解制作方法后让学生制作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东西或最熟悉的事物(如客厅、篮球场、公园等)。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组员们共同确定设计主題,然后集体协作,精心构思共同设计制作出精美的作品最后由组长向全班同学阐述本组设计构思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中有一组同学制作的是一组具有环保意识的城市花园还有一组同学每人制作了一个字组成——自强不息这都体现了学生对自身成长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又如地理活动组组织学生考察长江、嘉陵江水域水质情况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提问、边学习,并且写成小考察报告。学生通过此活动,不仅增长了许多地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也产生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活动的展开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其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以提高起到了对必修课知识的补充和延伸的作用。
(4)活动评价:在构建活动课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主要根据活动课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则和规律不断探索、创新,并从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等方面形成了活动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在目的、内容方面,除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外还要求活动课内容实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引入多种信息开阔视野等手段,做到内容综合,深浅适度。从方式方法上讲,严格区分必修课和活动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活动课讲解时间不超过课时1/4,明确活动课教学中的“教”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自主活动;相对的“学”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这种“学”不是接受性的,而是发现式的,“学”的内容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并始终在活动中遵循自主性特征,即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活动效果考评中,纳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考评指标,主要考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我校的活动课教学评价体系。
2.初见成效。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的“创新学习校内实践操作模式”(活动设计→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教师把在活动课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生在活动课中自主参与、自主实践,培养了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也必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使之终生受益。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总结道:“万事莫如亲动手事不经过不知难,种下智慧收获创造。丰富的实践活动,使我们对苦与乐善与恶、成功与失败、坚强与儒弱有了真切的体验,我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