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等三则
2000-02-16山石
山 石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JR)
在11月至12月的这一期上,发表了一篇年度评论文章《特别报道:地方电视新闻》,认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正处于危险状态之中。由于受互联网的影响,地方电视新闻台正在走下坡路,其观众的比例逐年下降,而电视收视率的下降又使得广告商对电视的兴趣大减。布伦特·肯宁汉撰写的《当今美联社》,详细叙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闻通讯社如何及时准确地向世界各地发布各种信息。但是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美联社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由于互联网的崛起,使得美联社已不能在各方面都独领风骚。另一篇文章《一封来自硅谷的信》,论及硅谷地区目前新闻业的状况:不仅报纸、广播、电视高度集中,如有《旧金山纪事报》、《圣荷塞信使新闻报》、KNTV电视台、KGO(属ABC)、KRON(属NBC)、KPIX(属CBS)等传媒,而且还有众多的网络公司和网站。在这块弹丸之地竟有如此多的新闻媒体,可谓世界上新闻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主编与发行人》(E&P)
本期(11月8日~11月14日)上刊登的一些文章发人深省。题为《这是令网络媒体主编疯狂的一周》的文章,讲述了在美国大选中各网站如何使尽浑身解数,力争在第一时间报道大选的结果。在大选的日子里,美国网站简直忙坏了。在大选的风暴中心——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考克斯新闻集团旗下的《棕榈滩邮报》和《棕榈滩每日新闻报》的网站自宣布大选要重新计票后便出现了严重堵塞的局面。而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如《圣匹兹堡时报》网站也出现了严重堵塞的情况,故而网站只能打出标题《国家的困惑》,以便让网民知道这是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美各地网站都创下了网民访问的纪录,如“坦帕湾在线”网站星期二的记录是491000人点击,星期三有562000人点击,星期四有740000人点击;《坦帕论坛报》和WFLA电视台联合使用的网站,也有235000人点击;在旧金山湾区,在选举日有200万网民上网了解大选情况,星期三则有280万网民点击了解情况。另一篇题为《新工作标准将会影响报纸》的文章,透露克林顿总统将签署一项工会领导人支持的法案,要求所有的企业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因为美国每年有大量的生产工人因手臂、手、背和脚受伤而致残。但是报纸出版人协会却反对这一法案。代表着2000多家报纸的美国报业协会认为,这项法案不符合报纸的生产实际,因为这些标准有缺陷,成千上万的小报纸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将会遇到不少麻烦。
《美国新闻评论》(AJR)
最新一期(11月14日~11月20日)刊登文章《语言障碍》,谈及目前美国新闻界人士在英语新闻写作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过去美国报纸在语言使用上都有各自的《指导手册》,明文规定哪些语言可以使用,哪些语言不能使用。但现在时代发展了,有些过去认为不应使用的文字现在也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关于这个问题,美国的一些大报、主要的电视台和电台非常关注。另一篇文章题为《读一读》,认为《费城每日新闻报》是一份朝气蓬勃的报纸,它通常刊登大量的体育新闻,用态度鲜明的标题来突出处理,因此在这个他们称之为家的城市有着十分良好的声誉。但是该报的主编杰克·斯坦伯格提出,他要把这张报纸变成一份市民的改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