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技术学院简介
2000-02-02刘胜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隶属总装备部,位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6 000亩,其中校园面积约为4 800亩,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整个营区划分为教学、办公、实习、车场、生活等区域,布局合理,宽广秀丽,绿树成荫,环境优雅。
学院始建于1951年,1978年重新组建,原名装甲兵技术学校。1999年,根据军事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命令,装甲兵技术学校更名为装甲兵技术学院。现任院长周建忠,政治委员杨永成。
学院机关编有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教学机构设有1个基础部,车辆、机械、电子3个工程系;编有1个学员旅,1个教练团。现有学员2 000余人。50年来,累计为全军装甲兵院校培养输送了近50 0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大批人才已走向各级领导岗位。
学院现有教员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20%。1993年以来,先后有6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副教授芦改政同志是全军装甲兵克服水障碍训练领域的专家和带头人;副教授刘立同志被总参树为“优秀中青年专家”。
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全军高层次装备技术保障人才为主,兼有培训中专士官、在职干部轮训和训练特殊工种技术兵的高等专业院校,设有30个专业。有6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训练场;1个5 1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各类车间11个,各类实习设备近2 000台(件);有多媒体教室15个,实验室21个,大中型实验设备近千台(件);各类专业教室46个。
学院的科研学术工作坚持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服务,为学院建设与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着眼武器装备发展,积极为装甲装备管理、维修与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取得了一大批科研学术研究成果。建院以来,有30项科技成果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成果获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 20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交流。
展望未来,装甲兵技术学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办学规模将不断扩大,学科专业将不断完善。学院将继续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依据,以“团结、求实、创新、奉献”为校风,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为把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专业技术院校而努力奋斗。
(执笔:刘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