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适治疗
1999-12-30唐天驷
唐天驷
腰腿痛(俗称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原因。让我们先熟悉有关的解剖知识:腰椎由五块脊椎骨组成,每两个脊椎骨之间可以借助椎间盘而活动,末端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形成腰骶关节。人能站立,腰骶部是一个转折点,这里,先天性缺陷多见,下腰椎负重劳损机会也多。椎间盘在20岁以后就开始退变,尤其在后外侧方向易破裂,形成间盘突出,压迫中枢神经穿出来的腰骶神经根,引起所谓的坐骨神经痛。腰神经经过的通道,可因椎间盘退变继发狭窄,腰腿痛的症状会更严重。腰腿痛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对症治疗,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明确诊断,事关重要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医生和病人往往都只重视CT或磁共振的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这是片面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其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千万不能忽视临床症状和体征。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青年人,95%发生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作者曾遇到不少病人,CT检查报告为腰椎间盘突出,最传统的腰椎x线摄片却发现为上面几块腰椎的肿瘤病变。腰腿痛的病因复杂,很多疾病可引起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此,临床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实际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难诊断,典型的症状除腰腿痛外,常伴有患肢麻木、咳嗽、喷嚏和排便时加重疼痛;直腿抬高患肢常因疼痛而拒绝抬高,腰部活动受限,在突出部位腰背部有压痛或叩痛,并沿坐骨神经向下放射。如果cT或磁共振检查发现有突出,还必须与病人的病史及体征相符合,如不符合不能轻率地实施任何治疗,否则必将增加病人痛苦。
二、如何选择合适治疗
腰腿痛是一种慢性病,毕竟不像昏迷、高热、惊厥,必须立即作出紧急的对症处理。腰腿痛都有原因,当您还不能肯定其发病的原因之前,不能先行各种封闭、小针刀或不恰当的手法治疗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慢慢自然恢复的可能。对病程短,症状轻者,只要卧床休息,止痛,3个月内80%~90%的病人可缓解疼痛或症状消失。大多数病人首选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而不是手术治疗。当今的治疗方法繁多,牵引、卧床休息和止痛,对一般病情较轻的病人是可取的,其他如硬膜外或骶管注入类固醇药物,有一定的止痛和缓解症状的效果,但一次无效后不宜再反复注射,因有一定的并发症。全麻下手法大推拿,疗效不肯定,有时可能造成新的损伤,务须慎重。社会上一些游医的各种治疗手段,更应警惕,决不能愚昧轻信。由于大多数病人主观上惧怕手术,只要听说有不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好,就会到处盲目奔波求医,轻信所谓“神医”的“祖传秘方”,结果不但经济损失,而且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三、有限手术必须慎重
有限手术指的是对病人创伤非常小,并非常规的切开手术,包括经皮穿刺切取腰椎间盘的技术。此项技术开始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早期为美国、日本医生接受,近几年我国亦相继开展这项工作。因其创伤小、出血少,不干扰中枢神经通过的椎管结构等优点,病人亦乐于接受,曾一度推行较广,但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此项技术对突出而无破裂的椎间盘病变可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病例数尚少,观察时间短,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观察,其术后椎间隙感染屡有发生。其他有限手术方法中尚有髓核化学溶解术,它是将髓核化学溶解药物(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酶)注入椎间盘内,在注射胶原酶后,有些病人会短时期内发生强烈药物反应,产生术后剧烈的腰痛或伴有腿痛。有报告将药物仅注入椎管内、椎间盘外,亦可改善症状,其机理欠清楚。目前,国内已有人开展,发生过瘫痪的并发症,国外80年代曾流行过,但至今仍有争议。
80年代以来,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高精度、高效手术器械的进步,带来了微创手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如椎间盘激光气化电切和内窥镜下摘除椎间盘。国内虽有个别医院开展,但由于价格昂贵,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四、开放手术要重视质量,减少并发症
经非手术治疗3~4个月无效,或症状特别严重,卧床不起,夜不能眠,特别是椎间盘完全破裂的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法奏效,给社会、家庭及个人都带来了不幸和极大的痛苦,一般都迫切要求解除其痛苦,此时,手术治疗应可考虑。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虽可提供手术视野放大,提供分辨神经根病变的能力,但术后椎间隙感染率增加。开放手术疗效肯定,小切口开窗术,恢复快,并发症一般为0.6%~1.25%,对缺乏经验的医生并发症会更高,因此,该项手术必须细心,技术操作应规范。手术操作必须严谨、小心,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病人始终保持清醒,起到了自我保护作用,可防止神经损伤。切口平均3.8厘米,病人创伤小,使手术风险降低到最小。手术时间平均50~60分钟,绝大多数毋须输血。我院已开展数千例小切口开窗微创手术,复发率极低,术后三天即可起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