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度近视者的潜在危险

1999-12-28陈新天

祝您健康 1999年8期
关键词:物像照相机孔洞

陈新天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近视眼患者。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戴副眼镜或者去做准分子激光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孰不知,近视眼也会使眼睛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视网膜脱离就是并发症中的一种。该病一旦发生,如同照相机里的底片脱落一样,物体就不能在眼里形成物像。如治疗不及时,就可导致失明。

近视眼最常见的原因是眼轴过长,外界物体成像时无法聚焦到“眼底板”上,只在“眼底板”上形成一个模模糊糊的物像。就像照相机未调准焦点,拍出的照片模模糊糊。眼睛轴长的增加也就是眼球壁的渐渐扩张,眼球壁的有些组织只能变薄而被拉长。在某些部位,拉长的组织变得非常脆弱。眼球壁的最内一层膜称为视网膜,我们俗称它为“眼底板”。它不仅十分菲薄,而且结构精细复杂。它把我们眼睛接受到的信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传导,输送到我们大脑的视觉中枢。显微镜下视网膜可以分为10层,最外面的一层叫色素上皮层,其余9层为神经感觉层。正常情况下,各层之间贴附得相当牢固。随着眼球轴长的增加,有的地方的视网膜变薄、萎缩,甚至出现小的孔洞。近视眼患者眼内玻璃体往往变性、液化或者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如牵扯到孔洞边缘,眼内的液体就会从孔洞宣泄而入,就像洪水决堤一般,使视网膜的神经层从色素层上分离开来,造成神经层形态位置改变,使神经细胞失去营养支持而丧失功能。这种分离就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据眼科专家统计,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有的地区甚至高达10倍以上。高度近视眼病人有5%以上可发生视网膜脱离。这都说明了近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率是很大的。

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视网膜脱离的潜在危险。眼科医生告诫大家高度近视患者要定时检查眼底,平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如打球、跳跃等)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伤。其目的是减少眼内液体对脆弱部位的撞击,减少涡流,防止发生视网膜脱离。如果发现眼前有“小虫子”一样的黑影飘动而且逐渐增多,或者眼前有闪光感,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症状,应及时来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物像照相机孔洞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物 像 权
——可看得见的权利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虚实之间:《红楼梦》诗文中“月”意象的解构与重构
最早的照相机
冲击加载下孔洞形成微射流的最大侵彻深度
寂静的山野,温暖的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