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例反复脑梗塞谈起
1999-12-28陈定
陈 定
邻居王老师退休10余年了,这些年来,虽然年老体弱,时有小毛小病,但身体状况总还有惊无险。他患有高血压病,4年前脑梗塞一次,头颅CT扫描显示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经治疗,恢复得比较好,也没落下行动障碍或其他明显的后遗症。但从此以后,他与家人更加注意身体了,除饮食起居有规律,坚持按时服药外,每天散步、打太极拳,没有发现血糖或血脂异常,又戒了烟,生活安排得有张有弛。然而不久前,王老师又因脑梗塞再发住进了医院。
王老师的儿子是一位专业技术人员,人到中年肩负重担,无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庭,里里外外都少不了他,父亲住院更加重了他的负担,有空便去医院陪护。前一阵,父亲病情不稳定,更是没日没夜守在病床边,直到最近才松了一口气。平时在路上遇到,我们总爱聊聊。这一次见他显得疲惫,眼中血丝不少,话音嘶哑,言谈中对父亲的病况颇为担忧,总觉得自己没照顾好老人。
平心而论,他们对老人的照顾是尽心的,对于第二次脑梗塞,子女的自责也无必要。于是,我们边走边聊,话题就从老年人反复脑梗塞谈起。
高血压是老年人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高血压病在我国人口中患病率高,因此,脑血管意外(脑梗塞与脑溢血)是常见的病种。专家认为,高血压如果不做正规有效治疗,脑梗塞发生的机会将增加达40%。王老师退休前就经常头痛、失眠,有时头晕,发现高血压病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血压下降了,不适感觉消失了,便常常漏服药,不坚持服用维持量降压药。第一次脑梗塞后,自己与家人虽都有了足够的重视,知道了正规有效降压治疗的重要,但再次发生脑梗塞,自己与家庭却并不是没有教训和启示。
高血压病之所以造成危害是因为除了血压升高造成的影响外,还会形成心脏与血管的结构性改变,称之为“心脏与血管重构”。高血压的血管重构作用促使大脑中动脉血管壁增厚、狭窄、内径缩小,使血液流量减少而致供血不足,尤其在大脑某些局部表现突出,称之为“局部脑血流改变”,好像田野上灌溉渠道多处淤塞,终使土地屡屡出现旱象。如伴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肾功能不全,血流量减少愈烈。有1/3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而持续性局部脑组织血流供血不足是脑梗塞发生的基础。有些正常老年人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这种改变,与血管硬化等因素有关,但一般均不如高血压患者那么严重。高血压病病程越长,灌注不足越严重。因此,尽早并坚持有效降压治疗是防止脑梗塞的关键措施。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升高明显的不少,常达到或超过180mmHg,应降至160mmHg以下,如在160~170mmHg之间也应再降20mmHg,能耐受者可降得更低一些;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就应该及时治疗。
然而,血压下降虽然对延缓血管硬化有益,但对于逆转血管重构却不理想。某些降压药虽然使血压下降却并不能改善血管重构,长期服用后所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提出了“你血管的寿命就是你的寿命”一说,逆转血管重构已引起重视,并且发现了具有一定程度改善心血管重构作用的降压药如雅施达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此类药物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进一步的完善还有待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