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家"勃列日涅夫

1999-06-14张心阳

南风窗 1999年9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阿尔巴小说家

张心阳(北京)

这里说的勃列日涅夫不是别的什么人,正是1964年"宫廷政变"罢黜赫鲁晓夫后上台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主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长达18年,至终卸任,理所当然的是一位政治家,他曾提出著名的让苏联人民"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理论: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很快被理论家们论证成真理。

其实中国人大都不了解,勃列日涅夫远不只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小说家。

勃列日涅夫写小说是大器晚成。其晚年生活一直比较悠闲,总是喜欢反复与人说起自己年轻时代、战争岁月、以及在哈萨克斯坦和摩尔达维亚等地工作时的经历。尽管他平时常常表述不清,但每说起这些,他的语言却不乏机智诙谐,且能抓住历史事件的内容和场面,把故事说得具有传奇色彩。于是有人建议他"把这些都写下来"。勃列日涅夫顺应人民的"呼声",很快,中、长篇小说《小地》、《垦荒地》、《复兴》相继问世。

第一书记的小说无疑是一流的,先是杂志刊登,后发各种单行本,并被列为党的教育系统的必读书。文艺评论家们铺天盖地地发表书评,大加赞誉。作家协会提名候选苏联文学最高奖"列宁奖",颁发了奖金……勃列日涅夫在人们心目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说家。

一位领袖人物还有写小说的才情,是令人仰慕、称奇的。世界历史上确实有不少君王和领袖人物也有文学爱好,写过诗词、散文、小说、随感录之类。但除了表现"亡国之恨"的忧伤文字,能写出经典的还是不多,沙俄的彼得大帝就写过思想评论集,法国路易氏君王好像也写过什么书,但一篇也没有留传下来。中国帝王作诗的更多,也少有佳作。遗憾的是,当时中苏两国还闹着别扭,否则勃列日涅夫这些小说一定会如同其他领袖著作一样译成中文,让咱们十亿人民一饱眼福。

现在我们都知道勃列日涅夫善写小说了,这应该感谢前苏联著名学者阿尔巴托夫,是他在《耽误了的痊愈---当代人的见证》一书中告诉我们的。那么,这到底又是些什么样的"文艺杰作"呢?阿尔巴托夫不留情面地作了四字评论:"声名狼藉"。因为勃列日涅夫"实际的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没有多少学识"。他从不读书,也不动手写作,"大概所有人包括最笨和最不懂事的人在内,无例外地都深信,这几部文艺杰作中没有一页是勃列日涅夫亲手动笔写作的",而不过是一些"有文学才华的笔杆子"住在秘密的地方根据女速记员记下他本人的口述编成的"童话"和故事。"在一段时间里那些向他出这些主意的人只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不想最终却真的成了丑恶的现实。"

真是十分的遗憾和不幸,原来也是水货。

我想此时对这些小说作任何的评论都显得是多余的,评论那些笔杆子和评论家们同样也没有多少意义。文学这东西嘛,有时就不过是一种游戏,一种消遣。我想当时的勃列日涅夫在"已建成的发达的社会主义"里不免有一些闲情逸致,而玩文学比起当时一些高官们"为满足古怪要求而破费大笔款项来"(阿尔巴托夫语)总要好得多。况且这又很儒雅,很"高格调"。特别是在他本来只有中学文化,一向被人认为没有很好地接受教育的情况下,发表点小说对他来说就更显得重要了。他不能让人感到他只会在视察工作时挥挥手,只会背背前辈语录,只会念念别人早已起草好的报告,而必须让人觉得他具备多种才华,是一位既懂政治、军事,又懂经济、文化,富有卓越领导才能,同时又是琴棋书画、文艺创作各方面造诣皆深的人,不然怎么堪为领袖呢?

而在苏共史上,几乎每一位领袖人物都是巨人,斯大林被推崇为"随后各个时期的哲学泰斗","人类最伟大的天才"。赫鲁晓夫以发明"两全论"而被称作"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现在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他当然不能没有自己的理论,不能没有自己特别的表现。即便略输风骚,但也应独树一帜。而他治下的社会主义已进入了发达时代,仅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讲求文化上的高品味,就像中国人"大跃进"年代提出的"至少要在每个县涌现出30个鲁迅"。仅此,他也要起率先垂范作用不是?

好了,此议不须多,好在一切都已在不经意中过去,一切都只能留给后人评说。阿尔巴托夫是如何评说的呢---"全民演出了一出荒诞可耻的戏,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并不信以为真。这大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政权的不信任感,加强了不关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消极风气,腐蚀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哦,"演戏"的后果竟有如此严重。

(编辑:周忠插图:黄穗中)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阿尔巴小说家
澳总理上任未足百日休假引议论
阿尔巴内塞,廉租房走出的总理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诗人小说家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杰西卡·阿尔巴 甜心小姐做妈妈
“我是您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