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子也进拍卖场

1999-06-14

现代家庭 1999年8期
关键词:大酒店拍卖会养育

前些时候,法国有三千多名妇女(大多数是单身女子),云集在巴黎南部的一家大酒店会议厅,以竞拍的方式方法挑选男士精子用作人工授精。

在拍卖过程中,一位名叫多末尼克的年轻妇女以7.3万美元竞拍得一名极具才华的中年男医生的精子。这位未婚女子喜形于色地说:“现在我已得到了自己所需,可以生一名十全十美的孩子啦。”参加这家大酒店的会议厅举行精子拍卖会,现已成了法国众多妇女想要成为母亲者的新时尚。

精液取自于一组经过挑选的申请人,挑选的条件是漂亮、健康、具有很高的智商。拍卖时,拍卖师会对每一位捐出精液的人赞许一番,接着在投影大屏幕上播放未来之父的幻灯片,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每一位捐精男士的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发明创造等情况,以供参加竞拍的女士定夺。在最近举办的一场精子拍卖会上,某大学一位教授精液的最低起拍价为3000法郎,而某软件开发工程师精液的最低起拍价高达7.3万法郎,他俩的精液分别以3.9万法郎、21.9万法郎被所钟情的女士竞拍下了。凡购得精子的女士都会获得一张证书,赋予她们的特权,以随时获取保存在大酒店地窖内的所认定拍卖下的冷藏精子。今年以来负责举办8场精子拍卖会的“共和精子库”经理珍尼特女士日前对外界称:这样的拍卖,每次都进行得非常成功,因为现在法兰西众多的女士不想结婚,找个各方面都是优秀的男人衍传后代实在不容易,而现在只要掏出法郎就可以如愿生育自己的后代,这对于优化法兰西人口素质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法国的一些人口遗传学家则提出了置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造成法兰西人口素质的同化,这和克隆人不是一个样吗?精子也进入了拍卖场,这实在是对人类的一种亵渎,得尽快制止这种没有伦理的买卖!

不过,官方至今仍是保持一种沉默的态度……(文一编译自《欧洲人口季刊》)返回主列表(ReturntoMainList)

不少英国人不喜欢结婚,但他们一样拥有幸福的家庭,这有点说不通。且听我慢慢到来。

在英国,有一个特别的词被经常采用,partner——伙伴,无论是银行业务、保险业务,或是其他社会服务项目中,都会出现这个词。“伙伴”可以参与业务,分担责任和享受权利。虽然没有法定partner的性质,但在实际生活中,partner习惯上被视为那种有性关系的男女朋友的生存组合,他们或同居,或养儿育女,以家庭形式呈现,但没有结婚。在我认识的几位英国朋友中,有的与女友已同居了八九年,有的与男朋友已养育了三个孩子,有一位朋友的父母几十年来保持着partner关系而没有结婚。问其中的缘由,当然相当复杂,但主要是经济的、法律的和感情的因素。

按英国的法律规定:失业者,尤其是单身母亲享有相当的福利,包括住房,救济金等,一旦有了工作或结婚,福利便转为纳税,也就是说,结婚了不能申请救济金,工作了要缴纳收入税。

在法律上承认这种partner关系,并与婚姻中的家庭具有同样的家庭责任。比如,对孩子的养育责任,如果一男子与一个女子同居养育一对儿女,一旦这男子离开她与别人结婚或同居,他同样要承担这一对儿女的养育责任。

在感情方式上,英国人向来很“绅士”,这种绅士其实是包含着人际关系上的一种礼貌或伪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习惯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绝对的独立和自由。有人甚至说,他们的“身体”很近,而心很远,他们认为婚姻无形中就是一种束缚,是一种彼此的纠缠,是一种外在的压力,他们追求自我和自由,连同感情也是自我和自由的。

在这样一种partner流行的社会生活状态中,婚姻便成为一种利益和情感的交换,为利益的婚姻,是一种手段,为情感的婚姻,则是神圣和珍贵无比的。我问一个英国妇女为什么结婚,她说,当你想和某人结婚时,是想将自己的一生与他一起渡过,是一个誓意,是一种感情程度的标志

猜你喜欢

大酒店拍卖会养育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疯狂编辑部之拍卖会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商故里大酒店
金鸡湖大酒店
广东崇正2017年春季拍卖会
铂尔曼大酒店の清凉下午茶
海情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