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城街头的风俗小店

1999-06-14郭向宣

现代家庭 1999年9期
关键词:工艺品风俗小店

郭向宣

申城的街头各种风俗小店竞相出现。在它们与都市文化气息有着明显反差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补充着都市的单调和乏味。

在各种风俗小店中,藏饰小店显而易见是最受青年人欢迎的。

位于常熟路一家名为“天堂制造”的小店,面积不过十几平米,并不见着意装潢的痕迹,但店里陈列展示的来自青藏高原及尼泊尔等地的手工制品却让过路行人忍不住驻步观望。粗布的绣花包、密宗藏传佛教的显圣图、凶恶鬼怪的面具、银质鼻烟壶……等各式各样的藏文化商品,还有几张店主游西藏时拍摄的照片参差其间。

与汉文化背景不同,藏族的手工饰品,显得格外的粗犷和浓烈,银色的质地点染大片凝重原始的墨黑色,配以鲜艳的红珊瑚、浊青的绿松石,粗略随意又带着异乡的风情,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店里挑选商品的姚小姐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家小店了,她和店员很熟悉地攀谈着。姚小姐告诉笔者,她是从看完《红河谷》后开始喜欢西藏的:“真是天堂一样的地方,山高水远,充满了神秘还有野性。”

据该店店员介绍,长期光顾“天堂制造”的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大中学生,他们对藏饰爱好的原因是出于对世界屋脊的神往和好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戴上粗犷的藏饰是一种很“酷”的时髦,另一类是艺术爱好者,例如美术爱好者,摄影爱好者……他们对藏饰那种强烈的色调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受,从藏饰粗糙而不失美感的线条结构中,他们能得到一种灵感,这种灵感是在繁华的都市中找不到的。

离“天堂制造”只有几步之遥的“七俗八土”虽也是以藏饰为主的风俗小店,但风格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仅十二平米的小屋好像经过了精心的布置,本来有些黯淡的藏饰在聚光灯的照射下奕奕生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讲究生活情趣的白领阶层更喜欢这里的氛围。这里的藏饰比别处略微便宜一些,款式却更贴近上海人的品味,更接近藏文化原体。

小店的一角还堆放着很多有关于西藏的书籍,顾客可以自行的翻阅。“只有了解西藏的人,才会真正爱上藏饰。”店主艾军先生这样对笔者说。早在1989年他就前往西藏旅游,西藏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让他流连忘返。他买了许多当地的小玩意分送给上海的朋友,没想到居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朋友的提议下,艾军率先在他开办的酒吧里小规模地买卖藏饰,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我是真的爱那片土地,几乎每年我都要去藏民区,刚开始我只是喜欢那里的风景,但渐渐地,我被当地那种原始而内涵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住了。”艾军谈到西藏文化时,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好几个小时,“我开这爿小店的目的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上海人了解和喜欢西藏。”

许多藏饰小店的老板本身就是西藏迷,他们不但去过西藏,而且大量阅读各种有关西藏的文献,对西藏的文化渊源也了如指掌。所以在他的身上有了几份学者气,少了一丝生意味。

在藏族工艺品大受欢迎的同时,维吾尔族工艺品也渐渐向申城人走来。虽然目前未及藏饰热闹,却以精巧玲珑博得另一人群的喜爱。

希尔顿宾馆边有一家以经营新疆装饰品为主的小店。小店名曰“丝绸之路”,名副其实。店牌用汉回双文书写,店内陈列的商品都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风俗工艺品,具有着新疆特有的文化韵味。

店铺很小,满墙都挂着各种各样的挂盘、壁灯,橱窗里摆放着精巧的花瓶和烟缸。与藏饰的实用、粗犷和宗教含义不同的是,维吾尔族的工艺品显然以观赏为主,所以做工格外的精巧,雕刻不见有粗枝大叶之处,漆水也上得一丝不苟,且一体是黑色基底,配上金色刻纹的风格。花纹以草木花卉为主,细丝密布于黑底之上,很有维吾尔族的宫廷气派,华美而不失典重。

新疆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塔什库尔干的马刀壁灯在小店里显得格外醒目,精细雕刻的缕空图案由各种奇怪的回文文字和符号组成,灯光从金色花纹绕结而成的孔隙中射出,平添了几许金碧辉煌的贵族气息,寒气逼人的两把马刀交错地斜插于壁灯之上,让人忍不住联想到驰骋于草原的骁勇将士,联想到围着篝火跳舞,蒙着面纱的新疆姑娘,想起了月光下悠扬的冬不拉琴声……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把维吾尔族的工艺品当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店员告诉笔者:“来我们店买东西的人有一半以上是需要包装盒送人的。”在“丝绸之路”的小店中,一只烟灰缸仅售38元人民币,但由于做工精致,让人无法估测其价格。

在国营布店愁于没有生意的同时,以卖江南风俗布为主的个性小店却成为了新潮的热点,分布在市中心的各条街上。

布店里俨然就是一个江南民俗布的陈列馆,以蓝花布为基础的各种布艺产品和粗犷的墙体浑然一体,整个布置在无序中透出一种渗透心灵的美——返朴归真。

顾客在这里买完布料可以让服务员现场裁剪成自己想要的小玩意,方便中更有几分新意……

比起一些江南的花布小店,在茂名南路上的王婆喜铺多少成了几分气候,宽敞亮堂的店铺,华美而醒目的店面,繁华热闹的地段,很有财大气粗的派头。

多数上海人逢喜事,还是按照江南的规矩办。专营喜事用品的王婆喜铺因此沾了不少的光。遇上婚嫁、生日、开张等喜事,市民免不了去王婆喜铺转上一圈。江南民俗中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小到过年的窗花,大到新店开张的花球匾额——这里应有尽有,也省了不少的心,精明的上海人掐指一算,便明白其中的妙处。

都市的这些主营风俗用品的小店其实并非上海独创,它显然是吸收了流行于欧洲旅游胜地小店铺“风情销售”的妙方。所谓“风情销售”,就是以一两种风俗产品为主体,收集一切与之相关小件货品,让顾客觉得置身于异国风情之中。在追求时尚和新颖的今天,相信这种风俗小店会很快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

猜你喜欢

工艺品风俗小店
艺术工艺品欣赏
太平风俗美
我与小店的黄金时代
凯特的小店
年味小店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开一间小店 为一场情怀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红楼风俗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