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的疼痛是人走向柔韧的第二步

1999-06-13文/中志

精武 1999年11期
关键词:植物神经大腿瑜伽

文/中志

人们知道瑜伽对增进身体的健康和培育宽广的心怀都有极好的效果,但初练时却有些犹豫。一问理由,他们或说自己身体僵硬,又练屈体,又练扭背,遍体疼痛难忍;或说自己太胖,形象难看,暴露在人前感到不好意思等等以此作为不想练的理由。

的确,初练瑜伽时,因屈体、扭背、挺身等动作,肌肉、肌腱及关节会感到疼痛,希望尽快消除这些不适感。这恰似生锈的机器难以启动一样。也就是说,由于长期处在种种精神刺激和不自然的生活环境中,身体已像闲置一旁的机器一样生了锈。

即使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异常的人,如果不进行某种符合生命法则的保养,原本健康的肌体也会被污染,失去新鲜度,变得扭曲、僵硬。身体即使处于这样的状态,如果没有严重到遍体生锈为病所苦,引起重视的人仍在少数。而瑜伽正是要提醒人们注意,必须为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新鲜,进行积极的保养。

不过,要用瑜伽来调节身心,就必须遵守瑜伽的原则,而这是很难的。初练者一旦因练姿态功引起遍体疼痛时,往往急切地希望尽快停练,以消除疼痛。因此,要想长时间坚持练功,在生理上是困难的,呼吸也会由此紊乱起来。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练上几个月后,身体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肌肉逐渐变软,一直紧缩的肌腱柔顺地伸长,脊柱和关节等柔滑地动起来。总之,疼痛、僵硬的感觉变成了一种愉快的疼痛,而且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疼痛的顶点,然后徐徐缓解舒松,使人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同时,与疼痛一样起伏不定的吸呼频率也逐渐变得有节奏,身体的动作和呼吸成为一体了。

关于这点,爱好音乐和演奏音乐的人很容易理解。次等的音乐,其旋律和节奏的高低和规则性杂乱无章,而好音乐则不同,所有的声音都自然、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所以听名家演奏音乐时,常会使人产生一种恍惚感,为其所动,陶醉其中。同样,你也可以做一个瑜伽的名演奏家,收到同样的效果。

让我们重新做一次“头屈向膝”的姿态功(见图)。如果是一直对身体不注意的人做此功,则他想用两手抓住一脚大拇趾是很困难的,他的膝也不能充分伸直,大腿后侧的肌肉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他的大腿后侧的肌肉以及踝关节和膝关节已失去了柔韧性,像老化了的橡胶一样僵硬所致。如果他还想硬屈下去,他的腿会更加疼痛,腰背会感到更加紧张,可能挺不下去。

练姿态功时本应配合进行相应正确的呼吸,但因疼痛,已顾不上了。不管怎样,你终归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现状了,如果你不练瑜伽,连这种疼痛也没有机会感觉得到。

你如果想从眼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那停止不练就可以了。与此相反,患病时的痛苦,用意志是解除不了的,必须有医学和药物的帮助才行,即使如此,疼痛也不是立即能解除的。

这样看来,练瑜伽的疼痛是健康的疼痛,因为感到疼,肌肉、关节和脊柱才能得到良好的刺激,神经才能活跃起来,血液循环才能得到改进;就像机器上的锈被油擦落一样,肌肉和关节上的锈也被擦落了。你的神经就像缺水的河被灌满了水一样,神经的冲动在流淌。

但是,这种疼痛通过每天练瑜伽,会渐渐发生变化。用手抓脚时可以轻快地一下子就够得到;吸气同时挺身时,背部圆形可以渐渐消失而变得挺直了;膝也可以慢慢伸直了;踝关节可以轻快地活动了。随着这些变化,腿后侧肌肉也慢慢变得柔顺了,做呼气同时徐徐屈体时也不像初做时那样痛苦了。

我在开始练瑜伽时,和一般人一样,也是手够不到脚尖。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有天地之差。现在我做吸气挺身时脊柱可以柔顺地从尾骶到颈椎形成弓状,膝可伸直,大腿后面的肌肉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伸到极限。做屈体时,上半身可以轻松自如地随呼气而紧紧贴在腿上,脊柱也可以轻易地伸直使上半身和下半身折在一起了。

只要能反复用意志忍住初学时的痛感并解除这些疼痛,肌肉就会恢复柔顺,姿势会调得优美。除了身体的这些好处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你的身上。这就是能使你发挥出能力的这种“集中的能力”。然而实际上,要把心集中于做某件事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心一直被某些杂念掩盖,所以这种“集中的能力”是很差的。如果你能练得这种“高度集中的能力”,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创造性就会发挥出来。

现在,外界情报信息和刺激如洪水般涌进人的眼和耳中,使人的五官应接不暇,所以集中的能力已经涣散了。五官在超量信息的刺激中已经疲惫不堪,刺激使植物神经紊乱了。你如能每天坚持练瑜伽,“集中的能力”就能大大提高,从前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练功后就可以缩短为几十分钟。“集中的能力”就是这样神奇般地浓缩发挥作用的。

例如,有一位跟我练瑜伽的钢琴家。他几年如一日地每天练7-8个小时的钢琴,仍不满意,但身心已感疲惫不堪。练瑜伽后,精力和集中的力量大长,只用从前练琴时间的一半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像这样集中力量得到大增的典型实例,在跟我认真练瑜伽的学员当中还有艺术家、企业家和建筑设计家等多人,他们都可以现身说法地证明这点。

话虽如此说,其秘密究竟何在呢?实际上这秘密就在你练瑜伽时感到的疼痛感中。

练习“头屈向膝的姿态功”时,大腿后面的肌肉会感到疼痛,这是由于屈体够脚拇趾时,大腿后面的肌肉和肌腱紧张引起的。在我们的意识完全忘了痛的地方产生了痛感时,我们的心自然要被吸引过去。这时,心只能集中于疼痛,不会分散。然后,在大腿和身体稳稳放松时,疼痛自然会消失,但先前感到的疼痛却在你脑海里留下了牢牢的印象。

随着反复进行练习,痛感渐渐不那么引人吃惊了。这时,你可以回味一下发生痛的过程,痛到极点时有什么感觉,疼痛缓解消除时又有什么感觉,你可以开始欣赏这愉快的过程了。练功后,你如果用心看一下大腿后面的肌肉和脊柱等阳光照不到的阴面部位,你就会感到好像这阴面射出了阳光变得明亮一样,身体爽快舒松起来,好像真的体会到了植物有了水和太阳才会复活的滋味。在这样的练功过程中,你的集中能力才能得到加深和提高,同时才能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亲切,对话加深。加深身心对话,也是达到身心合一、身心一致的过程。

集中力量和舒松感通过练瑜伽提高后,大脑内因平时精神刺激所积蓄的各种神经能量就容易消散掉,在这种能量消散的同时,大脑和肌肉里本来就有的生命正常化的能力就容易生出来。简单说,那些无用的紧张消除了,大脑、呼吸、神经都松弛了,全身都和谐了。在这种状态下,平时想不起来的记忆一幕一幕出现,经常考虑某件事情的具体念头突然涌出,独创的直观思维频频闪现。如果是音乐家,会创作出动人的音乐;如果是建筑家,会产生超常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是企业家,则预见远大未来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瑜伽的冥想就是和你的身体亲近。瑜伽是精神集中法,是冥想法。听到这种说法,你不必为难,更不必去查找辞典,以解其义。如果想用难解的语言来形容瑜伽,则可以用无数佛教难懂的专用名词来表达。但是如果真想练瑜伽,则瑜伽和佛教的哲学都不需要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命的神秘及其法则,就在你自身的生命中。释迦牟尼的佛法,并不是从印度历来传统的宗教和哲学学来的,而只是练瑜伽冥想所唤起的存在于自身中的生命的不可思议的秘密。为把此秘密当作为人之道通俗地向众生讲解,就是佛教。

顺便说一下,瑜伽的冥想并不把“神是什么?”、“佛是什么?”或者“无思无念”等抽象难懂的事物作为思考对象,而是直接与你自己的身体对话。

我们练姿态功时紧张或松弛的神经兴奋,随屈体、挺背、扭身等动作发生微妙的变化:不论哪个部分的肌肉兴奋,都要通过感觉神经传到植物神经,再从这里向大脑中枢每秒钟输送几亿比特(二进制信息单位)信息,然后从大脑回到植物神经和感觉神经,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过程。

疼痛这个原始感觉作为一个感觉神经的兴奋走遍整个身体,使人感到神经的冲动到达大脑的生命中枢后又反馈到全身,亦即走遍身体。这样一个生命宇宙的过程步步加深,使我们的这种感觉能力更加提高,这就是练瑜伽姿态功时的冥想所追求的。必须知道,加深感觉练姿态功时引起的疼痛,加深感觉疼痛消除后的“轻快”或“余痛”感,正是练瑜伽冥想的内容。瑜伽的确是和身体这个小宇宙进行对话的。

身体这个东西,实在是无比奇妙。稍微受伤,呼吸就会乱起来;有时因故脸色变得苍白或心情恶劣,就会影响全身。比如治疗牙齿时,全身会僵硬紧张起来,甚至出冷汗。也就是说,身体任何一个部分的情况,都会对全身的运营产生微妙的影响。

前面曾提到,感情等心理活动同植物神经有密切联系。即感觉神经在构造和功能上虽然同默默为我们生命服务的植物神经不一样,但两者密切相关。拿电子计算机和电工学来说,把两个不同的回路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为传递,而植物神经和感知觉神经通过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大量传递形成了高层次的回路。

古时,“哈塔派瑜伽”认为,肉眼看不见的导气管(被称为“纳地”),在身体里有八万四千根。中国的针灸原理也认为,人体有十四根经络,有可针或可灸的穴位,刺激某些穴位可使远离这些穴位有病的脏器得到治疗。这也可以说是经络的传递现象。瑜伽功用的不是这种物理性刺激,而是让身体和呼吸、心(精神)一同起作用,使全身靠自己力量圆满地健康起来。

瑜伽,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功法,它通过可以自由支配的感觉神经来作用于远离意识的脑干和植物神经,使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另一种说法是,通过练瑜伽独特的呼吸和姿态功动作,感觉神经从身体末梢开始进行调整:从臂腿到脊柱,然后传到和我们生命攸关的脑干,再传到本能就是使我们生命旺盛的旧皮层,然后再传到人心所在的新皮层和前额叶。这样把心调顺后,就会反过来通过传递回路反馈全身,使身体和心再次形成二合一的关系。瑜伽就是通过身体这个生命的秘密来调整心,然后再由心反馈到身体,以使身体和心完全调顺合一的。

猜你喜欢

植物神经大腿瑜伽
情绪中暑的症状
迎接瑜伽日
趣图
亲子瑜伽有魔法
炎夏躁怒 可能植物神经“纠结”了
动物中的瑜伽高手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