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孩子看病的学问

1999-06-13兰政文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12期
关键词:医源性副作用传染

●兰政文

医院既是治病的场所,也是传播病菌的“疫区”。据统计,大约5~10%的疾病是在这里染上的,称为医源性疾病。孩子由于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之中,抗病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医源性疾病的受害者。

那么,怎样才能既看好病又不受其害呢?

不追求大医院

大医院大夫多,分科细,设备好,诊治疑难疾病准确率高为其利,但病人多,病种杂,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也大。

对于孩子来说,多数情况下患的还是如上感、腹泻一类常见病,一般地段、街道或区县医院一样具有诊治能力,而且这些医疗单位相对病人少些,室内污染轻些,孩子被传染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就近就医也免除了病儿奔波之苦,有利于病情恢复。因此,除非疑难重症,不要舍近求远去较大医院。

加强自我保护

医院无论大小,皆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极易被传染,故强化孩子的保护措施很重要。比如戴一口罩即可阻挡90%以上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另外,不让孩子在院内乱跑,乱摸,乱拾东西,出院后注意洗手,均有一定作用。

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如有条件,可让一人(如母亲)带孩子在医院比较安全的地方(如花园附近)等候,另一人(丈夫或保姆)去排队挂号、候诊、付费、取药,当轮到孩子就诊或治疗(如注射等)时才让其进入诊断室或治疗室,可大大减少孩子遭受医源性疾病侵袭的机会。

此外,不妨预先将孩子的病史和症状以及用药情况在脑子里进行一番整理,打好“腹稿”,就诊时简明扼要地讲述给医生听,对医生的提问也可有备而及时回答。既有利于医生诊病,又减少了在医院逗留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不随意更换医生

对于孩子,最好能有一位较为固定的儿科医生,不要随意更换。因为固定的医生对孩子的病史和疾病状况较为熟悉,在诊治上可少走弯路。

不少家长治病心切,上午就诊,希望下午就好,若症状变化不大,便急着去请另外的医生诊治,有的甚至一天更换数次。这样不仅无益于孩子的病情,反而增加了感染医源性疾病的机会,而且跑来跑去,孩子疲于奔命,小病也会弄成大病。

不指名要药

就诊时可将孩子的用药情况,如用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等向医生反应,供医生处方时参考,特别是有过敏史的药物(如磺胺、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及时提醒医生是必要的,但不可指名要药。由于儿童体质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医生要反复权衡,尽量选用疗效好而副作用小的药物。能担此重任者非医生莫属,一知半解的指名要药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后果。图/毛小榆

猜你喜欢

医源性副作用传染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别被副作用吓倒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
医源性气管与支气管损伤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