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一味地表扬

1999-06-13朱京伟编译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家研究成果小时候

●朱京伟 编译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表扬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但是,当代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同时证实,过多的表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对孩子的一切无过错行为一味地给予表扬。一些专家认为,对表扬有所节制和不滥用表扬是发挥表扬激励作用的秘诀所在。

与众多家长看法相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恩认为,表扬并不总是与孩子美好品质的养成同步增长,习惯性地接受表扬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表扬的依赖,而司空见惯、唾手可得的表扬又可能会使孩子对进一步受到的表扬无动于衷,从而逐渐失去为获得某种表扬和肯定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兴趣。相关的一些跟踪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小时候因为对人慷慨大方而总是受到表扬的孩子,长大之后反而比那些小时候同样对人慷慨却较少受到表扬的人更吝啬和冷漠。

此外,过多的表扬还会对孩子自信心和专心致志意识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有关实验表明,长期受表扬的人往往会对自我行为表现的外界反应显得格外关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十分在意周围人们对他的行为表现的反应和态度。因此,很多时候,为防止出现可能的失败,他们会不惜放弃参与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集体活动的良好机会。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在性格和心理表现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既害怕自我挑战,又害怕别人挑战自己。

心理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孩子在遇事独立拿主意方面明显不如较少受表扬的孩子。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从一片表扬声中走过来的孩子通常难以做到干净利落、明确果断地对某一问题作出是与否的回答,也不敢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对他们的观点提出异议,他们常常会很快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表扬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他们“自我窒息”的压力。为此,那些对每一次表扬都十分在意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成神经脆弱、看他人脸色行事、丧失自我标准和生活原则的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当代儿童教育的悲剧。

那么,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到底该如何去做呢?父母应在生活中经常及时地给孩子以温和、恰当的鼓励与赞许,但表扬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必须是为了鼓励孩子,而不是为了怂恿孩子按照某种固定的行为方式去生存。

(译自美《儿童成长与发展》年刊)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小时候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人生什么最重要
小时候
好想回到小时候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小时候,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古代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