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的[情景阻塞症]

1999-06-13郑斌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9期
关键词:苗苗面粉面条

郑斌

“都过了7点了,爸爸和妈妈该回来啦!”小苗苗一边想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来因为藏在心里的秘密令他激动不已;二来因为苗苗手上的面粉粘粘的叫他不能不搓手。其实不光是手上,厨房的面板上、水池旁,平摊在桌上的每一只碗、被他的双手抓过的每一个餐具都被白面造访了。白面还沾满了他胸前的衣襟、膝前的裤子,并随着他焦虑不安的脚步带到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杂乱并不是他的有意所为,这些只是他在努力实现他伟大计划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意外而已。下午放学回家后到现在,他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工作了几个小时。他的伟大作品此刻就摆在那里!在斑斑点点的面板中间的大花盆中——一盘手擀的面条。

在面条的中间立着这样一块生日贺卡:祝妈妈长命百岁!

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熟悉的脚步声在楼道响起。

爸爸妈妈整天忙着小店的生意,他们从来没有记起过他们自己的生日。这一次,苗苗一定会叫他们大吃一惊,让他们认识到小苗苗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帮家里做事,为父母分忧了!

“小浑球!过来看看这地板上的面粉是怎么回事?”妈妈的嗓门又高又尖,小苗苗不禁被惊得打了一个冷颤。“但这回我不怕,我有一个惊喜送给妈妈,她一定会高兴的。”小苗苗心存侥幸。

“你钻在哪里?快给我出来!瞧瞧这地板,这屋里,怎么到处是面粉?”

“妈妈,我只是想……”

“你给我闭嘴!”见到厨房一团糟,妈妈已经气急了。从早晨到现在,她和爸爸已经累了一天了。“你昏天黑地的在家里搞什么名堂?还嫌家里不够乱?还嫌妈妈我一天到晚不够忙?看看你这一身,还有这……这……你这个浑球!难道想造反啊!”

小苗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怒不可遏的妈妈已经听不进任何解释,她看见了屋里的一切混乱,唯独没有看见的是桌上小苗苗擀出的生日面条,还有苗苗那一双流泪的眼睛。

但在这一场景中,发生在父母大人身上的这种情绪狂乱症的表现已经一目了然了。

这种情绪狂乱症有个有趣的英文名SituationalTimbercularGlaucoma,将它们一个一个解释出就是“情绪阻塞型青光眼”,说白了就是做父母的被眼前的种种微不足道的小混乱晃昏了眼,看不清这些小混乱后隐藏着的孩子的良好愿望和高尚动机。但如果用cataract(白内障)代替Glaucoma(青光眼),从医学的角度说,可能更贴切些。

孩子的成长总是要比父母想象的要快得多。天底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求新求变求独立求认同的行为反应迟钝,而对孩子在从事这些行为时的小过失却过分的敏感。他们用大人的标准,以现有生活秩序来衡量孩子的行为,然后依据自己发昏的头脑所作出的判断对孩子进行惩处。昏症发生时,似乎原有生活秩序的一切都重要,唯一可以被忽略的就是成长中的孩子极其宝贵而脆弱的自尊心。

引发父母犯昏症的导火线可以很多,可能是一床没有来得及叠好的被子,可能是一双印在地毯上的泥脚印。孩子的冲动与他们的做事不周似乎永远不能平行发展。孩子毕竟是要长大的,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那么地容易受伤害,而父母大人又是那么地容易忽视他的存在。如果他们每次冲动都被犯了昏症的父母打压下去,那么,孩子的成长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孩子的人格势必被扭曲。

我倒不是说在孩子成长的要素中就可以因此而省略了责任感,也不是说只要孩子愿意就可以由着他的性子来,只是希望天下的父母们在处理此类事件时能多一份冷静,多一份分析。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打心眼里是愿意将事情做好的。多发现孩子混乱的过失后面隐藏的个性成长的灵性,多给孩子机会发展好的,多给孩子引导抑制不好的。相信会有一天孩子在为我们做长寿面时,会把活干得更好;相信会有一天做父母的在分享孩子的独立劳动成果时,能品尝到一份甜蜜和惊喜。

猜你喜欢

苗苗面粉面条
面粉大战
晒面条
面粉多少吨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小灵通磨面粉
擀面条
煮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