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的中国少女,让梦飞起来
1999-06-13文/谭智良
文/谭智良
一
三年前,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瓦娃接到妈妈从阿联酋的来信,说已为她办理了赴阿访问签证,叫她放弃学业来帮忙打理生意。
瓦娃的妈妈是浙江人,她的命运充满波折与艰辛,不到20岁的时候,被家人许配给一个游手好闲的上海男人,婚后全靠她做裁缝赚钱养家。她先是开裁缝店,随后办服装加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可她的男人却越来越不成器,没钱花了就爬进她的仓库偷东西拿去卖。她忍无可忍,终于在瓦娃10岁那年跟他离了婚。1989年有人介绍她去阿联酋开餐馆。等她交了钱,来到阿联酋的迪拜(Dubai)却傻了眼:没人接机,说好的餐馆更不见踪影。一向争强好胜的她,不愿回头让亲友耻笑,历尽了千辛万苦,硬是白手起家,开了一间名为“中国之星”的贸易公司,并租了一个临街铺面,在异邦创下了自己的基业。
1995年5月14日,年仅18岁的瓦娃来到了迪拜。她一出机舱,只觉热浪“轰” 地扑面而来,立即领教到热带沙漠气候的厉害。阿联酋位于波斯湾南岸,有“油海七珍”之称,由7个盛产石油的酋长国组成。迪拜距首都阿布扎比200多公里,是该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令瓦娃意外的是,这个城市从外观上看非常现代化,与想象中的阿拉伯风格相去甚远。
妈妈把瓦娃派去打理商店。那个取名“东上海”的商店在迪拜中心市场边上,面积有30个平方,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从中国的瓷器、雨伞、鞋袜到保龄球、阿拉伯大袍,应有尽有。瓦娃每天上午10点打开店门,开到午间1点,午休之后,下午4点又开门,直到夜里12点。
刚开始时,瓦娃对这个阿拉伯国家还有一点好奇心,尤其对阿拉伯女子的装束充满了兴趣。在大街上看到的阿拉伯女子个个都披着一袭黑纱,直拖到地,在烈日下走着,袅娜飘逸,仿佛一缕青烟。她们头上也蒙着黑纱,只露出一双异常美丽的大眼睛。据说阿拉伯女子在家里可以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袍,还可饰以精美的珠片,但出了门就得罩上黑纱。一个阿拉伯女孩子告诉瓦娃:“我们出门如果不穿黑纱,就好像不穿衣服一样。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瓦娃是个喜欢热闹的女孩子,习惯了大上海的繁华拥挤。她在这里一个朋友都没有,每天守着巴掌大的商店,望着店外单调、清静的街景,她开始问自己:“我千里迢迢穿洋越海来这里,到底是为何而来?”
她怀念中国的生活,她更思念国内的男朋友——朱江。他是学音乐的,打得一手好鼓,留一头长发,穿着黑色紧身衣,十分潇洒帅气。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异域,一天比一天空虚寂寞的日子,瓦娃越来越对朱江魂牵梦系。
二
1995年8月下旬,瓦娃的舅舅随一个访问团来阿联酋。她英语好,便充当导游领他们四处游览。舅舅回国时,妈妈叫瓦娃一块回去,办好长期签证再过来。瓦娃心中窃喜,当下收拾东西重返上海。
她到处找朱江,谁知他好像在这座城市消失了一般,音讯全无。半个多月后,她才打听到他的消息,原来,他辞去工作带上自己心爱的爵士鼓,北上京城寻梦去了。当两人通上电话,朱江只说了句:“你来北京吧,我想你!”在北京火车站,瓦娃和朱江紧紧拥抱在一起。
朱江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搞了个乐队,挤在租来的房子里,吃、住和排练一体,条件相当艰苦,但他们干劲十足,为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而努力。瓦娃就近在三里河一家设于地下的小招待所住下来。她美滋滋地想:“就这样和心爱的人在北京流浪,多诗意,多浪漫,比呆在阿联酋不知强多少倍!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从小练了10年琴,像许多青春少女一样心怀歌星梦。她去北京市文化局参加歌手考证班,经过一轮培训和考试,她如愿考上了歌手证。
发证那天下午,瓦娃叫朱江陪她一起去,可朱江要跟伙计们排练。瓦娃有些生气,到文化局领了证,便一个人去逛王府井。逛到华灯闪烁,肚子饿了,她拐进一条小巷,找了家小面馆坐下。等她吃完东西要付账时,伸手一摸摸了个空,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她那装着护照和所有钱物的背包不翼而飞!
瓦娃急得抽抽噎噎哭起来。夜已深了,风里夹着寒气,瓦娃衣着单薄,瑟缩于长安街头。
不知不觉,她竟步行回到了三里河的招待所。更深人静,大门紧闭,瓦娃又累又困又冷,抱膝坐在台阶上,竟迷迷糊糊睡着了。拂晓,招待所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打开大门,发现她几乎冻僵了,赶忙把她拖进房间,塞进被窝里。她得了伤寒,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朱江闻讯跑来看她,说了许多好话,两人又和好如初。
瓦娃病好之后就去找工作,她想起妈妈那句话,“女人要靠自己”。几天后,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活儿,在LuckSevenDisco舞厅做领班小姐。
为了省钱,瓦娃搬出招待所,与朱江在邻近中央戏剧学院的罗五巷租了间小房子。双宿双飞后,瓦娃才发现,朱江对她虽然很好,可是他的大男子主义很让人受不了,常当众发脾气,给她脸色看。瓦娃不是个乖娃娃,更不甘受人约束。于是,这两个个性都很强的小情人经常吵架拌嘴。
有个叫晓晓的北京女孩下班后常来串门,跟朱江学打鼓。瓦娃晚上要上班,深夜才回来,这样晓晓和朱江单独呆在一起的时间反而比瓦娃要长了。一天晚上,她正要上班去,晓晓又来了。朱江像往常一样送瓦娃出门,走在胡同里,她见他心不在焉,老频频回头看,便语中带刺地说:“她又来找你了,你别送我了,快回去陪人家吧。”
当晚,瓦娃总是心神不安,就跟经理请假提前下班。当她回到家打开房门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朱江和晓晓缠绵在一起……
几天后就是1996年春节了。除夕之夜,瓦娃流着泪,写了一首歌,歌名叫《妈妈,我错了》——“我以为我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噢,妈妈,我错了,我把这世界想得太简单。我以为一切能有依靠,噢,妈妈,我错了……”她把这首充满悔恨、沾着眼泪的歌寄给遥远异邦的妈妈,向妈妈认了错,希望妈妈原谅自己的任性。
三
1996年4月30日,瓦娃听从妈妈的安排,乘上飞往迪拜的航班。这次她拿的是妈妈为她办好的长期签证,她有种逃避的感觉,她要忘掉北京的一切,回到迪拜从头开始。
瓦娃心中歉疚,一回来就拼命帮妈妈干活。那段时间阿拉伯大袍很好卖,常常脱销,每天都要去几十里外的仓库拉货。午间人们都休息,找不到搬运工,瓦娃便跟妈妈开车去。货柜又大又沉,母女俩根本抬不起来,只好找工具撬开柜子,几件几件地搬到车子上,回来又几件几件地搬进店里。天热得很,瓦娃汗流如注,几乎中暑,可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和怠慢。
从妈妈身上,瓦娃悟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半年不见,妈妈的生意蒸蒸日上,在阿治曼(Ajman)又开了一个饭店,名为“中国玫瑰”。妈妈因为要忙别的生意,就让瓦娃负责打理。偌大一间饭店里只有瓦娃和一个厨师两个人,瓦娃过去从未做过餐饮业,端菜、铺台布、洗碗碟,乃至配菜都要学。她不负妈妈所望,把饭店打理得头头是道,井然有序。
“中国玫瑰”生意日隆,妈妈的香港美容保健中心又开张了。母女俩顶着烈日、冒着风沙到马路上散发传单,还像辛勤的推销员一样挨家逐户敲开别人的家门。瓦娃跟着妈妈,体验着什么叫创业。
香港美容保健中心开业半个月后,适逢香港回归,瓦娃提议妈妈在报上刊登一则广告,既庆祝香港回归中国这一盛事,又表达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并为美容保健中心做宣传。7月1日,当地影响最大、覆盖整个海湾地区的英文报纸《海湾新闻》出现了一则“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中文广告。这是当地第一个华人自费用中文登报庆祝香港回归,引起许多华人的共鸣,中央电视台对外频道对此作了报道。
香港美容保健中心因此名噪一时,生意越来越旺。
四
瓦娃接手香港美容保健中心后更加忙碌了,从中午12点到深夜12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天,一个年轻的阿拉伯人来推拿,他把这里当成色情场所,进了房间就拿出个安全套。给他推拿的女医生四十多岁,儿子都上大学了,当下红了脸,又不会英语,不知如何解释,急忙退出来。正跟瓦娃说着,那男人也出来了,瓦娃用英语对他说:“先生,你想错了,这儿是正经地方,你想要别的服务请到别处去。”
那人却不动,反凑近她说:“我们交个朋友吧。”瓦娃玩自己的电脑,不理他。他靠得更近了,满脸的奸笑。突然,瓦娃感到他的手搭在了自己的腰间,她抓住他的手“啪”一声摔在台面上,顺手操起个烟灰缸往他身上砸。那个阿拉伯人吓得抱头就跑。
在国外做生意,没权没势,经常招来一些莫名之灾,有时还闹到警察局去。
一个30来岁的阿拉伯人看上了美容保健中心的年轻女医生丽莎,经常来骚扰她,屡遭拒绝后恼羞成怒。一天他上门来,指名要丽莎为他推拿。做完后出来,他声称丢了500迪拉姆(阿联酋货币),指着丽莎大叫大嚷道:“一定是她偷的,房里再没有别人,不是她是谁?”丽莎急红了脸,辩解自己是清白的。那人凶巴巴地说:“你们中国人都不老实,不信?搜她的身就知道了。”丽莎不愿受这样的侮辱,就自己掏口袋,不料掏出来一看,果真有一张皱巴巴的500迪拉姆!原来,在推拿的过程中,他偷偷把钱塞进她的口袋里,以此来诬陷她。
那人立即打电话招来了警察,警察不由分说把所有人都带到了警察局。像这样无端遭殃的事,前前后后发生过好几次。这些事情给瓦娃很大刺激,她体会到了寓居他国的无奈和丧失尊严的痛苦。
五
瓦娃发现,她的生活又渐渐陷入一种模式中:上午11时起床,12时到美容保健中心上班,直到夜里12时下班,看一会电视,然后上床睡觉。她在日记中写道:“现在的生活其实很不错,物质上的东西几乎应有尽有,可心里却是空空荡荡,不知道自己该去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着,好像没什么目标了。”
自从离开北京重返迪拜,她曾决心帮妈妈做生意,不再做不切实际的梦。两年过去了,她终于发现,她仍不甘心!
在无聊和孤寂的日子里,瓦娃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沉迷在电脑前,在互联网那虚拟的世界里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成了一个“网虫”。一天,她又在网上漫游,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名叫“缘月刊”的网站(www.nease.net),这是由一位广州创作人制作的独特而出色的原创网站,一群专业创作人在这里开设了文学与音乐专栏。热爱音乐的瓦娃一下子就被其中的“梦音乐”专栏吸引住了,她抱着试探的心情向专栏主持人阿彪发去一封电子邮件。从此,她和这位广州知名音乐人成了网上朋友,经常通过ICQ(一种网络通讯工具)交流。这网上奇遇重新点燃了瓦娃的梦想之火,1998年年初,她又开始计划离开迪拜。
为了向妈妈有个交代,她说想去国外读书。她通过互联网向新加坡方面发出申请,新加坡ATT学院接受了她的申请。
8月2日,瓦娃离开迪拜,飞赴新加坡。入学手续很简单,学制也很自由,学生无须拴在课堂上苦读,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了,这正合她的心意。安排妥当后,8月底,她飞到了广州。
瓦娃在广州逗留了两个月,在阿彪的热心帮助下,她第一次走进录音棚,录制了3首歌,其中一首是一部香港新片的主题歌《相聚不相依》。阿彪把这些歌曲拿到广东各电台打榜,安排了一个又一个到电台做嘉宾与听众交流的机会,同时,有关她的专访文章也陆续出现在羊城报纸的娱乐版上……
如今,瓦娃又带着自己录制的歌返回迪拜,她要争取妈妈的支持。在遥远的波斯湾畔,那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国度,瓦娃正做着一个美丽的梦——梦回祖国,让自己的歌声飞遍大江南北。M(责编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