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妈妈成长
1999-06-07郭法奇
郭法奇
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常常是以强者的身份自居的,我们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会,成了孩子们崇拜的人。读完这位母亲与孩子的故事,让我们透视到了自己另外真实的一面。的确,我们大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身上也有很多令人汗颜的地方。在很多时候,我们恰是在孩子们不断“逼迫”的情况下,与孩子一起成长的。
故事中的母亲多次带儿子去公园玩,然而,这次孩子却不愿墨守成规了,他发现了玩中的新“亮点”。这就是孩子想玩一条从没有玩过的“大白鹅船”。孩子要求母亲带他玩,可这位母亲却为难了。她过去到公园划船,一直是由别人为自己撑船的,可这次却由自己来撑船,不免产生了“恐惧”:自己“怎么能一个人带小儿撑船”。她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儿子“等得不耐烦,越来越大声地嚷着要上船”,这位母亲“才痛下决心”上船。
带着儿子踏着船,她突然领略到了一些过去从未见过的山水“景致”。试想,如果没有孩子这次发现的“亮点”,没有孩子对这位母亲的“不耐烦”,儿子可能只是重复一条母亲过去生活的“路线”,过一种循规蹈矩的生活。这位母亲也就不可能知道公园中过去需要别人撑的船如今许多已经换成只需脚踏的、安全性能更好的船,从而“克服了独自撑船的恐惧”。从这点来说,这位母亲应该感谢她的儿子。
细想起来,我们成人常被一些长期形成的东西束缚着。就拿我来说吧,我女儿从小就有使不完的精力,会走路以后就爱爬山,先是从家附近的双秀公园的小山爬起,一直到爬上香山的“鬼见愁”。爬起山来,也与他人不一样:不从有台阶的正路上走,偏要从小路往上爬。她边爬边跑,一会就窜到我们的前面。为了不至于落在她的后面让她瞧不起,我们也只好不顾面子,顺着小路加入她的行列。这让我想到,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我们总是按照自己过去的方式去影响孩子,仍用传统的观念去教育孩子,不敢主动地尝试新事物,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孩子的需要,等到孩子跑在我们前面大喊一声时,我们该是多么地被动。
其实,孩子的想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多方面要胜过成人。最近看过一个美国的动画片,说的是狗宝宝要学脚踏车的事。狗爸爸想帮助孩子,可是他自己偏偏在小时候没有学会骑脚踏车。为了不让孩子扫兴,他晚上自己偷着练,可仍没有学会。看到爸爸尽力之后难过的样子,孩子原谅了爸爸。最后还是孩子想出了办法,他把脚踏车装上辅助轮解决了这个问题,帮助爸爸学会了骑脚踏车。文中的儿子也是一个非常富有想像力的孩子。在他的想像中,他能把“从楼房方格花窗照进来的阳光”比作“饼干”;称大道两旁“许多长柄的路灯”像“调羹”等等。对此,这位母亲写到:“在没有儿子以前,我怎么也想像不出,这样两种东西怎么能联系到一块儿。儿子在不知不觉中让我的心更放松,更贴近自然”。是儿子的想像力使这位母亲“换个角度”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不仅如此,这位“仅两岁半的儿子”还在母亲一次伤心流泪的时候,用稚嫩的小手帮助她“擦干泪水”,还劝慰母亲,拂去她心中的伤痛。谁能说孩子的身上没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呢?
应该说,这位母亲与儿子的相处是非常和谐的。在母亲的悉心呵护下,儿子能用他那纯洁的心灵,展开想像的翅膀,去自由地感受人间,感受大自然。同时,这位母亲也从孩子的成长中体验到了无限的欢欣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