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航直升机救台胞

1999-06-07黄鹏赵锋

航空知识 1999年12期
关键词:着陆场赤水台胞

黄鹏 赵锋

1999年10月14日,来大陆探亲访友的台胞陈昌鼎,在贵州省赤水市从7米高处摔下,受重伤不醒人事,当地医院诊断为胸椎骨折,颅脑出血,胸部以下不遂,有瘫痪危险。当地政府得知此事后,除安排医护人员抢救外,还与其在台湾的哥哥陈昌隆取得了联系。15日,陈昌隆向SOS救援中心请求援助,要求将弟弟送回台北医院救冶。国际SOS救援中心北京办事处考虑到地面转运危险性大,决定求助中国政府派直升机将陈昌鼎从赤水接到成都,再从成都取道香港回台湾。

15日下午6时,SOS北京办事处收到电传后,报国务院申请调用直升机。10月17日,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命令成都军区出动直升机,执行成都至赤水的空运抢救任务。

18日凌晨,蓉城飘着丝丝细雨,秋夜本不太低的气温经雨水的浸刷后,透出阵阵冷气。驻蓉陆航某团作战值班室接到成都军区紧急命令:“令你部于18日7时30分出动直升机一架,执行贵州赤水遇险台胞空运任务,航线……”同时接到军区首长对此次任务的指示:“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务必安全完成任务。”事关重大,离起飞时间只有数小时。

夜一片漆黑,作战室灯火通明。团长余志荣站在巨大的蓉城地图前,下达着命令。

这是支能征善战的陆航快速反应部队,他们用热血和赤诚谱写了一篇篇光辉的历史:开辟了直升机进藏航线;闯过多雄拉山口(藏语意思为“鬼门关”),首飞墨脱成功;第一次航拍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创造了多项直升机飞行纪录;在次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演习中,披荆斩棘,首战必用,用则必胜。

团长余志荣选定了此次执行任务的机型、机组成员:机长由勒干波副参谋长担任,副驾驶由邱光华大队长担任。这两名藏族飞行员已在蓝天搏击了20余年,飞行小时均超过了2500小时,是陆航团的4种气象飞行教官。

接到任务后,团长与飞行员、领航员、作战参谋、气象员等一起进入飞行准备阶段:确定航线参数,制定多套方案,特情的处置以及备降机场的安排。机务人员冒雨连夜进行机务检查,选定了各方面性能状态最好的直升机。

凌晨4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10月18日7时30分,霏霏细雨掺着雾气,茏罩着成都平原。某军用机场停机坪上,一架掀开帆布的直升机,经雨水淋洗后,机身迷彩显得格外鲜明。机组成员早已就位,从指挥中心传来最新气象信息:“地面能见度大于150米,云高200米,贵州赤水小雨,能见度800米,航线气象多云。”按规定,飞行气象要达到能见度1000米,云高500米的条件,才能起飞。如果马上起飞,伤员空运回成都,正好可以赶上下午从成都双流机场飞往香港的SZ411航班;如果要等待天气好转再起飞,“起码要等到下午,天气才可能好转”。两位飞行教官凭借几十年的经验,请求按时起飞。

“按超气象条件实施!”团长余志荣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口令。停在直升机旁的电源起动车首先轰鸣着开动了电机,空中机械师开启近百个电门。“通电检查一切正常!”随着一声撕裂黎明的尖啸,排气管吐出长长的火舌,两台涡轮发动机输出强大的动力,缓缓地推动了巨大的旋翼。

“开车一切正常,请求起飞。”

“可以起飞。”战鹰载着官兵对台胞的深情厚意,卷起水雾,拔地而起,向贵州赤水飞去。

按照飞行准备计划,此次直升机航线应保持1500米高度。可还没爬升到200米,直升机就钻进了浓云中,地面地标一点也看不见。在这种云中飞行,极易造成飞行错觉,有时飞机处在平飞状态,可飞行员往往会感到在带坡度飞行。为了严格保持飞机状态,勒干波机长按照仪表显示,稳稳地操纵着驾驶杆,穿梭在1500米高的云海之中。

成都至赤水没有直接航线,赤水地区也没有机场专供飞机起降,这都给此次行动带来了极大困难。如果气象条件好一点,飞行员可以通过铁路、公路、河流等特殊地貌,轻松地飞临目标上空,可是处在茫茫云海中,飞行员只能依据飞行速度、飞行时间,结合航空地图测算自己的位置,稍有差错,就可能偏离目标区数十公里。赤水市没有导航台,贵州又属高原多山地区,直升机如果盲目下降,就很可能与大山、高压线、楼房等障碍物相撞,所以不能穿云下降。唯一的希望,就是利用云缝钻下去。机长勒干波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数十个飞行仪表,副驾驶邱光华瞪大眼睛,搜寻着云缝,云缝成了能否顺利飞抵赤水的关键。在飞行准备计划时,就决定如果飞行一直不能出云,要按原航路高度返回待命。

9时,直升机抵达泸州上空时,前方露出“一线天机”,显露出地貌,机会稍纵即逝,邱光华当机立断,一握驾驶杆,下放总距油门杆,整套动作干净利落,直升机沿着云缝下降、再下降,两分钟后,高度300米时,飞机终于钻出了云层,灰蒙蒙的大地在机身下缓缓掠过,看来台胞有救了。

9时20分,直升机准时飞抵赤水市上空,两名飞行员几乎同时看到了一个用石灰划的白十字着陆场。

在此之前,赤水市委、市政府已得到成都方面的通报。贵州省军区、当地政府、公安部门迅速展开了准备工作。在考察市区地形后,将直升机起降场定在赤水一中操场上。为了明显地标,用石灰粉在操场中间划了一个10米见方的“十”字。

尽管赤水也下着小雨,可是一听到直升机的轰鸣声,当地群众和学生一下子把着陆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为了安全降落,飞行员仔细观察林立的障碍物,进行超低空通场盘旋一圈,建立起落航线,慢慢地飞临“十”字地标上空悬停。可能是为了便于飞行员观察,着陆场的四周插了四面鲜艳的红旗,直升机如果不能准确降落到“十”字正中心,巨大的旋翼就可能打到四周的旗杆,“这不是出难题考特技吗!幸好下小雨,着陆场没有吹起的沙尘挡住视线,地面风速也不高”。事后,邱光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随机救援人员立即奔赴陈昌鼎的病房。哥哥一行的到来,让陈昌鼎备感亲切,激动万分。经过医院和救援小组再次会诊后,确定可以随机起飞。

11时10分,直升机在赤水人民挥舞双手欢送中飞离,稳稳爬升到1800米改平,飞向成都。在两个小时的飞行中,机组成员怕高空气温低和备氧量不足,打开了机上加温设备,并让出了空勤人员使用的氧气装置。

12时20分,飞机下降高度,成都平原熟悉的地貌已依稀可辨。12时30分,经过4个多小时,往返620公里的飞行,直升机降落在成都市郊某军用机场,早已在此等候的成都军区总医院(SOS西南唯一医疗救援站点)两辆救护车迅速靠近飞机,躺在特殊担架上的陈昌鼎被抬下直升机,送上了救护车。至此,抢救台胞的空运任务圆满完成了。

18日6时30分,陈昌鼎一行乘坐的SZ411航班顺利地从成都到达香港国际机场,当晚9时45分登上直飞台北的班机。23时40分,陈昌鼎一行安全抵达台北桃园机场。19日,陈昌隆从台北给祖国大陆传真了一份情深意切的感谢信:“尽管隔海相望,但海峡两岸同胞之情血浓于水,感谢祖国大陆人民!感谢解放军!”■

猜你喜欢

着陆场赤水台胞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成功着陆
航天员将首次着陆东风着陆场
台胞宋志平的“田园梦”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打造女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