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健康战胜疾病靠什么

1999-06-06柯朴

大众健康 1999年11期
关键词:小病小毛病战胜

柯朴

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命”。有的人一牙疼,就忙着去看牙疾,消炎药、止痛药、外用药一起用,恨不得一下子就把疼痛止住。而一旦牙疼消失,他们就把引起牙疼的病根龋齿等等和消炎后再去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医嘱忘到脑后,以为从此牙疼就不会找上门来。这样的人犯牙疼的次数肯定少不了,最终往往是把牙齿拔掉。这反映了一些人对待健康和疾病的一种心态:对于牙疼之类的“小毛病”,犯了就治治,症状消失就不去管它。这种心态,害了不少人。

还有些人,不幸得了危及生命的疑难重症,诸如恶性肿瘤之类,于是就惊慌失措,非但不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反而轻信所谓“偏方”、“祖传秘方”和标榜疗效神奇的“功法”,甚至求神弄鬼。这也反映出一些人对待健康和疾病的心态:面对医学科学尚无理想诊治方法的疾病,便“病急乱投医”。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使患者丧失宝贵的治疗时机,甚而失去性命。

那么,人们到底应当怎样对待健康与患病的问题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治疗疾病,只能依靠自己,依靠科学。

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这会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一定影响。但是,除了发病率并不很高的遗传病之外,这种影响是有限度的。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身体健康,有些人却疾病缠身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自己对待生活、对待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不同。比如说,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是妇孺皆知的常识,有的人从不吸烟,有的人却烟不离嘴,后者患病的机会显然大于前者;又比如,中国有句古训,叫作“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意在劝诫人们保持规律的有节制的生活。有些人能自觉做到这一点,有些人却我行我素,该睡觉时不睡觉,该起床时不起床,贪图“口福”,自己把疾病招惹上身。由此可见,对待生活和健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掌握一些保健常识,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而不是放纵自己,沾染恶习,拿自己的身体当儿戏,疾病就难以找上门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健康,只能依靠自己。

如果不巧染病,又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论大病小病,都要“从战略上藐视,从战术上重视”。就是说,第一自己要重视疾病,即使是牙疼之类的“小毛病”,也轻视不得,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其次,要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即使患了“不治之症”,也不能在精神上被疾病摧垮。这是战胜疾病的前提。另外,就是一定要相信医学科学。这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与过去相比,医学科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已经能够治愈,比如肺结核,甚至一些恶性肿瘤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现在都有办法治疗以至治愈。一是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虽然已经达到分子水平基至基因水平,医学家已经采用了很多高新技术去诊断疾病,可以采用移植、试管婴儿等高难技术去治疗疾病,但是,必须承认,医学科学还远未达到“万能”的水平,人们对自身和某些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善,一些疾病被人们战胜了,又出现了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疾病(比如艾滋病),这就使人们在面对某些疑难疾病之时,难免会有些束手无策,难免会有许多遗憾。然而,即使如此,也仍然应当坚信,无论得了什么病,应当并且必须求助于医学科学和正规医院的医务人员,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搞清诊断、合理治疗,争取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不是这样,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科学尚不“万能”的现状,转而背离科学的轨道,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货色所迷惑,其后果必然是可悲的。李洪志搞的“法轮大法”害人的教训,实在值得人们深省。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千万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痛快而透支生命,千万不要轻视小灾小病,千万不要被疑难病症逼入背离科学的歧途,只有靠自己努力,靠医学科学的力量,才能确保健康,战胜疾病。

猜你喜欢

小病小毛病战胜
小毛病,大影响
小毛病,大影响
佩希施泰因:战胜“岁月”
小毛病会铸成大错
机器人能战胜人类吗
小病素,大病饿
小病素,大病饿
大刺和小刺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宝宝1岁内的“小病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