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魔鬼辞典”
1999-06-05雨田
雨田
雄起“雄起”最初是四川人在观看斗鸡时的吆喝声,意在鼓励两只相斗公鸡殊死出击,听起来比“加油”给劲,吼起来比“加油”煽情,是故“雄起”声为传媒所激赏,“雄起”之声即随着酷爱劳师远征的四川球迷响彻全国。
下课“下课”是四川球迷在继“雄起”之后对中国足球风行用语的又一贡献。“下课”,就是说你该停课了,不用玩了,比“下台”来得文明诙谐,几乎每一位中国足球教练都被球迷喊过“下课”。
黑哨原意:足球裁判被称为黑衣法官,当黑衣法官的哨声偏离公正执法的主旋律时便被称为“黑哨”;现意:球是怎么也踢不转了,就转移视线专跟裁判过不去,拿政客的法子踢球,这球是没治了。
假球中国足球在没有什么跟得上世界足球的情况下,只好将假球作为与国际足坛接轨的突破口。中国足球究竟往哪儿踢?连那些吹足球的、踢足球的和管足球的也越来越不清楚了。
外援这同样是生造的词。此前人们听过“援外”,那代表着一段感人的历史。而现在当中国足球孤立无助时,我们需要援助,于是一批老外为钱来援。但他们惨不忍睹的水平,使我们无法厚颜地将他们称为外籍球星,不过又必须给这帮老外一个名分,于是便有了“外援”一说。
摘牌这是中国足协沿着中国特色的足球改革中为转会制套上的笼头,其特点是球员没有挑选“婆家”的任何自由。
体能“在黄种人与白、黑种人在体质上有多大差别”这一问题难已量化的情况下,有人趁虚提出“体能”是影响我们玩足球的资格。不过,也有人提出从瞎跑到会跑的过渡要比直接提高体能更难。
定位十强赛失利后,中国足协推出了有关中国足球“准确定位”的文章,将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地位定为“二流”,定得还算清清楚楚,不过与当初中国足协的“规划”相距甚远,此一时彼一时,此一版本彼一版本。让球坛莫衷一是,球迷更是一头雾水。
证据1998年中国足协和新闻界关系空前紧张,原因全部在于“证据”:记者怀疑足球圈内有不清白之处,但从来没人能拿出充足的证据。而足协则坚持原则:拿不出充足的证据,谁也不能说谁不“清白”!
快中国队这一特点连欧洲人都会脱口而出,但口气里并无多少赞许。人们都懂得足球不是田径,真正的快是一种战术设计。中国队往往在一种单调的快速中把比赛打得慌乱而毫无思路,直到变成一场噩梦。中国队的快是不用脑子踢球的典型症状。
股份制当张桐坡将这一颇具煽动力的名词带到辽宁队时,辽沈大地上的球迷在额手称庆上天送来了一位绿茵救世主。然而时隔一年,辽宁队终于明白了张氏的股份制内涵——张桐坡虽然靠出卖球员维系了球队经营的成功,但辽宁足球一步步走向深渊,则背叛了张氏实施股份制时的初衷。股份制在掀起惊开波澜之后,有胎死腹中之虞。
冠名权冠名权是一个和职业化相伴相生的怪胎,指职业球队以一定的价格将球队的名称出卖给赞助商,其价值从数十万元至千万元人民币不等。因为有了冠名权这一说,整个中国足球变得如同一个超级杂货市场,房地产有大连万达、家用电器有上海申花、饮料有广州太阳神、酒有四川全兴、药有延边敖东、服装有武汉雅琪……其实,国外职业队只卖胸前广告,队名任你出多少钱也不卖,中国足球却无钱不赚,就连职业联赛本身也烙上了在全球其余各地呈过街老鼠的万宝路香烟的印记。
平常心可能是球队在平时的每场比赛中都没有高质量的心情,所以每逢大赛都要特别订一份“平常心”。然而当他们需要在脑子里想着平常心时,却更加杂念丛生。
451中国国家足球队在没有新鲜花样的时代探索出来的新成果,不管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
恐韩症中国足球队诸多病症中最沉重的一病。每当人们提及此词时,足球界有关人士总要跳出来澄清一番,但媒体和球迷不吃这一套,他们只知道中国队碰上韩国队便输。从1978年至今,老老少少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上,面对韩国队总是不由自主出现类似抽筋、“打摆子”等症状,始终没有取胜纪录,于是从教练到球员皆心有余悸。天长日久,终于成病。
甲A甲B这绝对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词汇,它包容了中国足球人向上、机智等多重特征。球迷们大都听过和看过超级联赛,甲、乙、丙、丁级联赛,但在中国足协苦心孤诣造甲A、甲B名称之前,却不会知道居然还会有人将好端端的一个甲级联赛一分为二。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为走向市场而吸引投资的不得已的苦衷。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穷则变,变则通”的法则使孔子“名不正言不顺”的教诲在中国绿菌场上被异化了。
工体不败所谓工体不败,源于1994年国内的足球商人以每队30——50万美元不等的昂贵出场费邀请欧美职业名队来华与对商业比赛瘾最大的中国队和北京国安队对垒,结果多是我赢彼输,令一些痴情球迷乐得屁颠屁颠的,忙不迭地制造出“工体不败”的神话,以为中国足球一日千里,已跻身先进之列。直到桑普多利亚队的大牌球星古力特的一句大实话“我们本来就是来度假的”,有关人等才如梦初醒,大呼被洋人耍了。商业赛灭迹后,“工体屡败”。
黑色的×分钟这一说法源于1989年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由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队,先后在1:0领先的大好形势下,于最后三分钟被实力低于自身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以2:1后来居上,痛失出线权,“黑色的三分钟”由此成为中国足球心口一道永远的痛。随后,在1993年和1996年的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分别由徐根宝和戚务生统率的中国队又先后被同一个对手韩国队在短短的9分钟里三破龙门,“黑色的3分钟”演变成“黑色的9分钟”。“黑色的*分钟”的最新发展是,在1997年世界杯预赛亚洲十强赛A组首战中,主场作战且以2:0领先的中国队,在比赛终场前的26分钟内被伊朗队攻进4球,人称“黑色的26分钟”。
打平就能出线 中国球迷最害怕听到的说法之一,因为对中国队来说,“打平就能出线”实际上却往往意味着出不了线,1985年打平香港、1989年打平卡塔尔、1991年和1996年打平韩国均可出线,结果全输了。所以,在任何时候,只要中国足球还是这等水平,“打平就能出线”的乐观都是盲目和灾难性的。
(李志摘自《辽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