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牌坊下硝烟女神

1999-06-05兰笛

电影画刊 1999年12期
关键词:德林硝烟女侠

本刊特约记者 兰笛(文/图)

陕西泾河以北的一个村子,可真够“闹”的——电影《走出硝烟的女神》剧组正忙着“干活”。拍摄现场:几座清代古牌坊,一片柏树林。战争的硝烟没见着,倒是一群熟脸生面、军装行头的“孕妇”们十分抢眼。

冒硝烟女侠率女神

说起珠影公司,不能不提王薇,也就是本片的导演。她先后执导过《血洒天涯》、《飞天神鼠》、《神捕铁中英》等多部武打片,被圈内人戏称“珠江女侠”。同时还执导过《军嫂》、《警魂》、《洋妞寻师》、《复仇的女人》等现实题材片,并获好评。“女侠”虽年事已高,身体发福,在拍摄现场仍风风火火,江湖侠客的劲头不减当年。她时而与摄影师仔细研究拍摄分镜头,时而给演员面授机宜。为演好一场戏,王导对演员说:“多看剧本,仔细琢磨琢磨角色,分析每一句台词,这样才能把握好剧中人物。”“珠江女侠”率众“女神”,冒着“硝烟”,一路冲杀,来到西北战场。

为难的剧雪作妈妈

“开拍!”随着导演的一声“吼”,旧帐蓬下,“母亲”怀抱婴儿斜跪,一副依依不舍的神情。怀中的孩子乖巧听话,不哭不闹,可这位“母亲”抱孩子的架式,着实让人担心,象在送炮弹,看着有点悬。作母亲可真不易!几次试拍,“母亲”剧雪总算到位。刚有点感觉,婴儿该喂奶了,剧雪没招,赶快叫来真母亲。剧雪以前在影片中,塑造的多是纯情少女,这次尝试新角儿,还真要找点新感觉呢。

拍摄间隙,与剧雪随意聊起电影话题,她坦率地说:“我是看着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影片成长起来的,有缘电影表演,很幸运。尽管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不景气,我热爱电影表演,我不后悔。”话语执着与平和。

“悲喜交加”王茜华

王茜华这位《和平年代》里的军嫂,这回成了“战争年代”的军人妻子。时空换得快,情绪调动也快,她刚刚还正和大家神聊猛侃,满面春风,转身上戏,即刻又悲悲切切。这场戏是她得知前线丈夫牺牲的感情变化:先是颤抖着划火柴,点旱烟,不知是旱烟发潮,还是情绪难以控制,烟就是点不着。后来,烟是点着了,悲痛欲绝的哭泣却有点跟不上。看着她反复调动“痛苦”,欲哭未哭的难受样,挺受传染。这场戏足足拍了十几遍,终于通过。谁知刚拍完,扭身功夫,她泪还没擦干,就又说笑起来。

难得悠闲宋春丽

大概是当天的戏较少,与其他演员相比,宋春丽在现场就显得悠闲多了。她身着解放前夕的解放军军服,硕大的口袋里揣着剧本,拿着手机不时回电话,象是遥控指挥另一场战争。一会儿靠坐在自备的小折椅上,似乎很认真地看着画报,读着小说。不多时又看到她和剧组人员兴奋地玩扑克牌。紧张的拍摄,难得轻松和悠闲,这或许也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吧。

大汗淋漓马德林

影片的摄影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马德林担纲,听着这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只要能记起《双旗镇刀客》、《步入辉煌》、《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就不会忘记他了。

拍摄现场的他,活儿可不轻松。时而指挥拍摄,时而亲自操机。特别在拍一场需要追拍的戏时,他全副武装,“大刑伺侯”,在自己身上架起分量不轻的机器,反复带机奔跑数十次,直至满意。当卸下摄影机时,已是大汗淋漓。

襁褓之中小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里有一位年龄最小的演员,是在当地附近一户农家选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不足2个月,每天拍摄时,婴儿的母亲就按时抱来。空闲时戏里的“孕妇”、“母亲”们争着抱他,谁也不撒手,有时搞得孩子的母亲连喂奶的功夫都没有。这位小小演员是幸运的,他既是世纪之交的新生儿,又在扮演着新中国同龄人的角色。

图:1、“珠江女侠”王薇在拍摄现场

2、剧雪抱婴儿的姿式到位吗

3、王茜华泪流满面

4、宋春丽难得清闲

5、摄影机“绑架”马德林

6、戏外,“母亲”们抱着婴儿不撒手

猜你喜欢

德林硝烟女侠
淡粉的彩票
战疫时间线
硝烟无尽
台湾桃园德林寺
女侠成长记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乖乖女变“女侠”:独行14国,修行在路上
赤脚兽医
红灯女侠翠云娘(下)
红灯女侠翠云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