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宁河悬棺考察记

1999-04-06冉瑞拴

中国三峡建设 1999年6期
关键词:峡谷遗址

冉瑞拴

游览大宁河,不看悬棺那将是终生遗憾。大宁河悬棺,可谓比比皆是,它是大宁河“三大谜”之一。对此,笔者曾对大宁河悬棺作过一些考察。

1984年,我带领黎明和余学举两位文物工作者用了半年多时间,踏遍了大宁河八个峡谷段的山山水水。在有悬棺的五个峡谷段中,作了重点考察。用高倍望远镜目侧,用长焦相机拍摄,且作了较详细的文字记录。对悬棺的分布和地理位置,以及距离河面的高度等也进行考察。

这五个峡谷段中的悬棺,其分布和地理位置情况是:从巫山龙门峡进入,就是巴雾峡悬棺,它置身高岩云雾岩隙墩上,时隐时现,很难目击;滴翠峡船棺,置身空旷、幽深、昏暗的飞云洞底岩墩上。进入巫溪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庙峡硝洞子悬棺遗址和水猫洞悬棺。接着便是绝壁千刃,峡谷扁窄,山岩对峙的烂船湾船棺;到了巫溪县城,有东门凤山月窟悬棺遗址,有高岩悬罩的南门湾龙岗悬棺遗址和悬棺群;进入剪刀峡,是高入云际的九层楼悬棺遗址和悬棺群;到了荆竹峡,便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荆竹坝悬棺群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大宁河这五个峡谷段,悬棺43具,绝壁凿龛悬棺遗址274处。悬棺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大宁河中上游段,如荆竹坝就尚存悬棺25具,巫溪城绝壁凿龛悬棺遗址就多达168处。

就是这些悬棺,引来了众多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考证和发掘;就是这些悬棺,引来了中外影视家和美术工作者,摄取镜头和泼墨作画,去追踪大地上泯灭了的足迹;就是这些悬棺,引来了众多墨客诗人的吟咏放歌;就是这些悬棺,有如花季少女,春情毕露,引来了四方游客的追逐、遐想、探寻……

198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岩葬科研组来巫溪,第一次发掘距地面约60公尺高的荆竹坝18号悬棺,揭开巫溪人对悬棺的迷雾。棺内一男一女,男13-14岁,女10-11岁(二次葬)。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濮人所葬。棺木形制,整体楠木挖凿,子母榫相扣。为生驾独木舟,死葬独木桥,临江高岩以葬的葬俗。发掘方法:岩缝打桩,挂梯攀缘,绳系棺身,逐墩下放,由此可推,置棺亦可绳索上拉。此地还可从岩墩左端进入搁置。

1987年,为抢救发掘巫溪城南门湾龙岗1号悬棺,我从万县去成都,从成都又去北京,争取资金。在取得地区博物馆同意后,与巫溪文管所联合发掘。该棺距大宁河水面38.4米。棺内一男一女,男26岁,女40岁。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儴侹族人葬。棺木形制与荆竹坝18号悬棺无异,仅体积长大,其葬俗亦相同。

棺内随葬品:有巴楚青铜剑,剑柄有装饰骨雕;丝麻混纺织物;薄板加麻漆制剑鞘,可透人影;竹席细软,蔑宽3毫米,工艺精细,由此可见,是时巫溪政治、经济和文化已达到相当程度水准。

该岩葬区余下2、3、4号悬棺中,2号和3号悬棺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均成残棺。4号悬棺,框架未动,棺身木质,风化脱落严重,肉眼亦可看清,其年代均较l号悬棺早得多了。

中央电视台《大三峡》、重庆电视台《渝江万里行》和《巴渝风》专题片摄制组,拍摄的荆竹坝悬棺已成片播放;重庆电视台还将荆竹坝悬棺收入片头叠映,在每个时段栏目前进行播放;1999年5月1日,美国五大传媒之一的美国Discovery电视公司《三峡大坝》摄制组,从万州专程来到巫溪拍摄荆竹坝悬棺。在组织再现荆竹坝18号悬棺发掘情景时,我被邀请参与发掘工作,接受该公司拍摄。该片制成后,将在美国和英国播放,同时还将制成新闻纪录片在国内发行。

著名老诗人公刘,在他《仰望巴人悬棺》诗篇中,这样赞叹道:“某次背水大战,合族死在一起,亡国灭种的巴人反而成了永生的传奇。”著名诗人孙静轩先生在他的《悬棺颂》一诗中,也这样写道:“它古老,就象这幽深的峡谷;它强悍,就象这盘旋危岩的苍鹰;它豪放,就象这大宁河奔腾的激流……它毕竟在漫长的搏斗中消失了,但至死也不肯在泥中沉没……”揭示了巫溪历史的悠久,歌颂了巫溪人的祖先,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大宁河悬棺,给巫溪迎来了众多的游人,提高了巫溪的知名度,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游人对悬棺的某些困惑和疑问,我不能回答,只好等待明天。

猜你喜欢

峡谷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针对大遗址的挖掘与保护措施研究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