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追求
1998-12-28韶华
韶 华
“你的身体怎么这么好呀?”
“还可以吧。”
“多大年纪了?”
“七十有二。”
“不像,不像……常常锻炼吗?”
“常常锻炼——也不常锻炼。”
在我认识新朋友时,不超过三分钟,大多会有这样一段对话。可能是我的气质使他们感到健康的原因吧?
我说我的身体“还可以”是真的,就体力说,在旅行时,有些青年人说跟不上我,我也很少有疲劳的感觉;就脑力说,一天在电脑屏幕前工作几小时,写几千字,像游戏似的(我从小喜欢玩机器,电脑写作和玩机器结合起来了),语言也能顺手拈来,不用挖空心思地去想,这说明我的脑子也尚未老化。那么我说的“常常锻炼——也不常锻炼”也是实情:这些年。社会上流行过许多“功法”,我学过有十来种。学会的那一天,也就是“丢掉”的那一天。学来学去,我归纳各种“功法”的要诀无非是三条:第一,活动身体,锻炼筋骨;第二,深呼吸,增加氧的供应量;第三,所谓的“入静”,就是不想事情,让大脑休息。基于这三条“基本原理”,我自己编了一套适合中老年锻炼的“无极气功操”。我还以为:所谓的“体育锻炼”,对普通人说,不一定跑步、打太极拳才算体育锻炼,只要能达到上述三个目的的体力劳动,也应该算“锻炼”。因此我在写作累了的时候,就干家务活儿。买菜相当于散步,我家里的各种工具或家具,有了什么毛病,都是自己修理,也有时搞点“实用性”小制作。精神疲劳了,干家务活儿,让脑子休息;干活累了,坐下写点什么;除了有规律的午休,我很少睁眼躺着、卧着“休息”,经常变换劳动方式,是积极的休息。我觉得干家务活“运动量”够了,就不再去专门锻炼了。所以我才说“常常锻炼——也不常锻炼”。这是身体锻炼方面。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锻炼”——心态的调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把心态调整好,达到心理健康,甚至比身体锻炼更重要也更难、更复杂一些。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追求等。在顺境时,调整心态还比较容易,一旦身处逆境,就会有许多事想不开,造成苦闷、悲观、憋气、压抑、暴躁,甚至觉得什么都“完了”。心理状态是健康的中枢,这里出了毛病。会影响全身的各个系统的调节。情绪产生了病态,身体没有病,也会闹出病来。而病态情绪的产生,常发生在“得”和“失”的问题上。孔夫子说过,人到了老年,要“戒之在得”。“得”是什么?“得”是一种欲望(“官、名、利”什么的)。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多大的“官”算大?多高的“名”算高?多少的“钱”算多?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无论作为“当权派”(那时我是辽宁作协副主席)或者作为“黑作家”都在“打倒”之列,还“下放”当了三年农民。从前有点稿费,也交公了。我想,“官”原来是没有的,后来有过,现在又没有了,“返朴归真”;“名”过去是没有的,后来有过。现在又没有了,“返朴归真”;“钱”过去是没有的,后来有过,现在又没有了,“返朴归真”。中国有8亿人(当时是8亿),7亿是农民,我怎么不可以做7亿分之一呢?这么一想,也就调整得坦坦荡荡达到心态平衡了。
我比较注重“生命质量”,要活得快乐,潇洒。怎么算快乐,潇洒?这就因人而异了。我非常欣赏电视剧《武则天》中的一句歌词:“作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人上人的武则天的“生命质量”并不高。不然,为什么有些皇帝希望来世生在平民家呢?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难免有身处逆境的阶段(我指的是客观造成的不正常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如何调整心态,一般的身体“锻炼”,就难于达到目的了。我喜欢天文学,宇宙是以“光年”为单位计算的。单是我们的银河系的直径,就达10万光年,太阳系的年龄在100亿年以上。面对大宇宙,一切都是渺小而短暂的。但我对人生一贯是乐观的。如有朋友求我写个条幅什么的。我往往给人写“乐天则康”,也有时写“忘我为大,有欲难刚,知时审势,乐天则康”,有时写得更“白”一些:“看破容易想开难,看破想开是神仙”。我这些观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可能有些消极,但我以为对调整身处逆境下的心态是有效的。况且我指的是“个人得失”。我在另一些送朋友的字幅中也常写:“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我以为只要为社会去创造就够了,人生在创造中会取得无穷的乐趣,这是任何其他“报酬”所不可比拟的。生命在于运动,我要加上“生命在于追求”,有了追求,才会去“运动”。一个人什么追求也没有,觉得什么也没有意思的心态,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作者简介]
韶华专业作家。曾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燃烧的土地》《浪涛滚滚》《过渡年代》《沧海横流》《三角红黄白》,中短篇小说集《韶华小说选》《身边人物志》,散文集《北海道纪行》《谈天说地》,寓言集《风筝和雄鹰》《新聊斋夜话》,报告文学集《沸腾的山谷)》银河群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