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校STS课程的历史生成与性质定位
1998-09-15许志峰张力
许志峰 张 力
“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是本世纪6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诞生,而后又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重视的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学科,简称“STS研究”。从80年代初开始,其研究成果以“STS课程”的名义在许多院校中陆续开设,掀起一股“公众理解科学”的国际性宣传教育热潮。我国高等院校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新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就是中国版的“STS课程”。它虽与国外的此类课程几乎同步发展,但却颇具自己独特的形成机制与属类认定过程。
(一)
80年代初,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邓小平关于“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重点之一是“学习科技”的指示,中央书记处带头举办了“科学技术知识讲座”。随后,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从而把自1978年科学大会开始的全国性的“向科学进军”学习活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为了适应这个新学习形势的要求,中央党校率先开设了“科学技术专题讲座”,编写了发行量高达100万册的教材——《自然科学概要》。各级学校,干校以及普通高校的部分文科专业也纷纷响应,陆续把“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列为选修课程。由于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隔绝的课程体系,所以很快得到了教育部的首肯。
1983年春天,中央党政机关“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的举办,把全国性学科技、用科技活动推向了第二次高潮。这次学习高潮的特点是:以20世纪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70年代前后的科学技术即“高科技、新科技”的介绍和推广。宣传主题也由“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转为“用高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建设”。其显著标志就是“863火炬计划”的策划和全面实施。
随着全国科技学习和宣传主题的这一变化,高校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也由“改变文科知识结构”转为“面向现代化建设”,课程名称亦改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还增加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关内容。由于它的思想性、现实性、综合性比较突出,不少院校还把这门课程推广到理工科各专业,成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对于那些受狭窄专业领域限制的学生来说,“综合性科技教育”的出现,无疑会拓宽他们的视野,有助于发现专业交错面上的科研生长点。为此,1987年教育部特别提出要对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此后,各院校普遍加强了这类课程的管理,有些单位还设置了专门的综合科技教研室。
(二)
高等院校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是全国人民学科技、用科技大潮的时代产物;若从高等院校自身发展规律来分析,它又是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要在高等院校切实地贯彻这个原则,重要的问题是开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向教学改革的深入,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传统哲学社会科学各门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同时,增设了一大批直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专门课程,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以及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等等。这样,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构造成分——“现状研究系列课程”。刚刚诞生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便以自身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迅速成为这个课程系列的重要成员之一(即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或必修课)。
“现状研究系列课程”是直接面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科技革命、经济政治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具体现实的,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整体概貌。因此,它能比进行个别调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它对于文科各专业来说,又是现今时代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教学同现实的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的理想形式之一。
(三)
随着“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高校“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大大扩充了,不少学校的课程与教材名称也都改为《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这样,到90年代之初,国内的科学—技术—社会相关性研究和教育与国际上的“STS”,在对象、任务、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已取得基本的一致。
虽然STS的宣传教育还有其他多种途径,如广播、影视、图书、报刊杂志等等,但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包括党校干校和电大)以专门课程或讲座形式系统地讲授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其全面性和深刻性绝非其他形式可与之相媲美。仅从已发表的50多部教材的发行量上估计,十多年来,全国至少有1500万高校学生和现职干部听过综合性的STS课程或讲座。把教育纳入“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就是因为教育不仅在培养专业科技人才方面,而且在增强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宣传活动中都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中央十分重视STS的宣传和教育。江泽民总书记不仅倡导了干部培训教材《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1994年6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编写,还亲自为该书撰写了序言——《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正是由于这部书的出版以及随后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把全国性的宣传、研讨STS的活动推向了第三次高潮。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高校所属的出版社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相关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现代科学技术导论》,复旦大学出版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东北师大出版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上海交大出版了《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华南工大出版了《现代科技革命与对策》等等。这些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各类高等院校的STS课程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课程对象不仅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还面向社会,成为党政干部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十几年来,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为核心的全国性STS宣传教育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在培养全民族科技意识,提高人们的科技知识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加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如今,根据中央的基本精神,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思想理论基础建设方面的迫切要求,高校的STS课程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以下三个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来改革教学内容。第一,要注意概括性。与专业性科技教育相比,STS课程可称之为“综合性科技教育”。它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文科和党、干校的学员,是让他们从总体上熟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善于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处理问题,提高驾驭现代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完整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全貌。既要做到视野宽广,以便把握全体,同时还要重点突出,对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中那些反映总体水平的、影响较大的理论和技术成就给予足够的阐明。第二,时代感要强。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时代的潮头,及时地反映科学技术前沿的最新成就。当然,教材的结构和主体内容在一段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但教学不能僵化。随着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应逐渐把属于初级科普知识的部分内容更换下去,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来阐述最新科技成果。第三,要富有启发性。应该在全面、概括地叙述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主要成就、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现代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代社会的发展。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我国的STS教育仍可以沿用已经习惯了的名称“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但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标准的称谓应该是“科技社会学”。这样,既强调了科学、技术、社会三个部分的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它的落脚点——促进社会科学化与现代化,同时也便于同国际上的STS研究和宣传、教育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完全接轨。只有这样,“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才能做到:既面对现实,与蓬勃前进的当代社会实践相衔接,又面向理论,与深入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相衔接,使这门以“文-理知识渗透”为开端的选修课实现向“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现状研究”这一新型必修课的转变,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为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作者系东北师大政教系副教授
(长春130024)
责任编辑: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