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998-09-13陈泰乾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8年1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师德做人

陈泰乾

我国高等学校担负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的师德及其精神风貌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和塑造21世纪人才的质量问题。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师德建设的特点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是直接面向人的劳动。教育劳动这一独特领域,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它要求更高,更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在道德意识水平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师德不仅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总是处在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之上,是作为人类道德继承和发展的主要桥梁而发挥着积极作用的。所谓全面,就是教师要在思想情感、意志、行为上有目的地全面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示范性。因此,“为人师表”成了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尽管社会制度、教育内容不同,但教师在品德上应起表率作用的观念却代代相传。出于不贻误后代,不殃及国家和民族的职业责任感,师德行为往往较多地接受来自学生和社会的监督,教师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为自己的美德。师德因而又含有较多的“强制性”和“自我节制”的特点。第三,在道德影响上,师德比起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深、广、远的特点。所谓深,就是指师德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质。所谓广,是指师德影响广泛作用于在校学生,通过学生去影响社会,甚至国家和民族。所谓远,就是指师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进步和未来。教师是育人的,对自己道德行为的后果影响不能不预先估计并予以特别注意。因此,师德影响又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的特点。

二、修身立德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

人生最主要的是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只掌握若干知识和技能,只会做事,但不会做人未必能把事做好。要把事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而做人首先要立德,德是人才成长的导向系统和动力系统,是人才成长的思想基础。这里讲的德主要是指人的敬业精神,拼搏奋进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指人的共产主义思想、理想、信念、纪律、道德情操、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平等关系等等。

如何才能修身立德呢?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自重——自我尊重,爱岗敬业。要尊重自己从事的职业,要安教乐教替教,甘为人梯,淡化名利,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高尚情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赢得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尊重,无愧于人们用“春蚕”、“蜡烛”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称赞,无愧于“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自省——自我反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觉悟。要坚持“教学相长”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主张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正人先正己。当教师的,要先学后教,才能教好。教师要一分为二看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要像曾子所说的那样“一日三省吾身”,经常找出自己的差距,明确自身修养和立德的方向和目标。切莫孤芳自赏,“灯下看影——自高自大”。

自警——自我警戒,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以经常提醒自己,警戒自己,要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要以严肃的政治态度对待教学,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传受知识,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决不能把那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小道消息”传播给学生,更不允许把那些牢骚话、奇谈怪论引进课堂。教师对学生,既要热情爱护,又要严格要求。热情爱护,是动之以情,爱之以德。严格要求,是喻之以理,教之以严。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就是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

自励——自我激励,开拓进取。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个教师都要以高度钓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勇于改革、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三、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和育人是教育内在的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二者并存,缺一不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书育人都作过精辟的论述,他们的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学校的教育中,没有不育人的纯粹教书,也没有不教书的抽象育人,只有在教书的过程中同时育人。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把教师的责任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任务,一方面是“授业”,传授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就是“传道”,培养道德品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你讲授什么课程,在讲授课程本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揭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实际上你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你的言行举止、仪表作风、工作态度、待人接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每位教师都应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这一规律。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呢?在这里引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因此,教书育人是以教师的人格作为基础的,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开展“树师表形象”,实质上就是树教师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的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德、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发展,在发展中再造一个新的形象,这样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才能真正实现振兴民族的希望,振兴教育的希望。

“师以载道,教为成人。”学生不教不会,不育不成,又教又育才能成才。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育人是党政干部、政治课教师的事,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教师要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实际技能,并结合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道德品质表现、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专业思想、组织纪律等各种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加以正确的引导;对那些带有倾向性的错误观点和不轨行为,要从正面教育人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批评,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你听你的课,我教我的书。课后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实际中去,建立牢固的师生友谊,把教书育人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长者。

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建设的落脚点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建设的落脚点。为此,一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到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去。在改革中要做促进派,不做观潮派,为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做出积极贡献。二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教师首先要勤奋耕耘,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去。要讲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实验,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开好每一次班会,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用高度的责任感研究学生。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要树立“自我终身教育”的思想。学习、科研永无止境,只有提高科研学术水平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爱因斯担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时间是一个常数,对每一个人都是公正平等的;时间又是一个变数,每个人的时间利用率是截然不同的,差异就在这里。

作者系五邑大学纪委副书记、副教授

(广东江门529020)

责任编辑:海文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师德做人
致良知与师德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成功箴言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图趣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