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误区谈
1998-09-13刘必清
刘必清
一
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究竟存在哪些误区呢?主要表现为“五注重五忽视”。
一是注重学历提高,忽视能力培养。高校每年都要安排很多教师到国外去深造,到国内名牌大学深造。这些人大多是去苦学历的,甚至有人用公费从中专一直读到博士。我们当然不能否定教师学历。提高,但学历提高不等于是教学能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宗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学历是为着这个宗旨服务的,但不是实现这个宗旨的唯一途径。培养教师有着多种渠道。近年来,那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措施被淡化了,如国内访问学者、助教进修班、科研助手、教学竞赛、社会实践等问津者甚少,学校也较少组织。因为评定职称时是严把学历关的。校内常出现高学历者上课无人肯听的情况,也有硕士生屡次试讲不过关的情况。
二是注重学位提高,忽视结构改善。高校纷纷组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来让教师攻读学位是好事,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往往是学校动员;教师自愿报名。这样学校总是让报名愿读者去攻学位,而不主动地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有计划地培养教师。结果是高校里的硕士、博士群体,未能形成各专业人才梯队,致使高学位教师在高校里群体合力不大,群体优势未尽发挥。
三是注重生活改善,忽视政治工作。高校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纷纷改善教师待遇,有的加快住房建设步伐,让教师住好房;有的加大学校创收能力,提高奖酬金额度,让教师多拿钱;有的设法照顾教师子女上学,让教,师能解除后顾之忧;有的努力搞好生活福利,让教师免除形役之苦。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了,对教师的教育少了;对教师的要求低了,政治学习流于形式。这样致使不少教师奉献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意识淡薄,为人师表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不去努力向100分钟要质量,而是穷于应付课堂,挤出时间搞兼职为个人忙。
四是注重人才引进,忽视人才使用。引进人才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高校作为育才场所自不怠慢。从增加吸引力着眼,有的高校许以优厚待遇,如硕士生给3万元安家费和两室一厅住房,博士生给5万元安家费和三室一厅住房,至于正教授、博导则待遇更为抢眼。从地域上着眼,名牌大学到国外吸引人才,沿海大学到内地吸引人才,本科高校到专科高校吸引人才,大城市高校到小城市高校吸引人才,全国高校普遍到社会上吸引人才。招聘确实使高校教师层次得到提高。但问题是忽视了人才的使用,内博士不如外博士,同样学历,同样的专业技术职务,引进者则待遇优,校内产生者则忽视,产生了“招进女婿,气走儿子”之效果;对引进人才也重视不够,进来就算进来了,至于如何让这些人发挥作用,使他们事业有成,乐于奉献育人则思之甚少,长此以往又使这些人不安心。
五是注重人才培养,忽视人才环境。高校想方设法培养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职称。但他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却不十分理想。学校就是重“培”轻“养”,往往在行动上舍得花大钱去培养高层次人才,而没有花钱去营造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的环境;在思想上总是思谋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和学历,未曾虑及如何使教师安心工作勤奋工作。如此在效果上就是领导整天忧虑,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今天忧虑无高层次人才,明天有了人才又要忧虑这些高层次人才何时会飞走,“希望留的留不住,希望走的走不了。”说到底还是没有重视营造校内小环境。
师资队伍建设的误区并不是每个高校都存在的。我国高校群体中那些著名学府,那些实力雄厚之学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自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依然是严峻的课题,工作上的误区也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的。
二
导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出现误区,其原因究竟在那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应是由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带来的工作被动性。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相比,与现代科技发展及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差距太大。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太重、要求太高、时间太紧。而培养教师的工作又非同其他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如此紧迫的工作任务,又面临重重困难,势必带来工作上的被动性。既如此,就有可能“饥不择食”,有可能“荒不择路”,失误就会在所难免。
行动上的失误往往是由思想上的失误引起的。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误区来说,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引起的。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上存在着五个认识误区。
一是指标决定论。就是把眼光只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具体指标上,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等等。为了达到一定的指标,只能千方百计地动员教师去苦学历攻学位,只能千方百计地去引进“达标”人员。于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你能去读学位的就是好的,不管什么学位只要能读回来就是好的;只要是高学位的人能引进来的就是好的,只要是高级职称的人能引进来就是好的。这就造成教师队伍素质不齐的问题和结构失衡的问题。
二是待遇至上论。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改善教师队伍待遇的呼声,高校纷纷把提高教师待遇作为头等大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待遇。把待遇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势必顾此失彼,势必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三是重点突出论。一些同志认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教师骨干队伍建设,只要抓好骨干就是建设好教师队伍了,这是以重点带动一般。于是一些高校搞了学科带头人培养办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办法,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提高这些骨干人员身上,对“重点”人员多加营养、多开小灶,格外照顾,处处优先,以显示出他们的高人一等,以显示出学校对他们的照顾。学校的好房子分给重点人物,职称评定名额让给重点人物,科研经费定给重点人物,津贴补助多给重点人物。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培养教师队伍的领头人,但却明显带来教师队伍内部的不平衡,也极易挫伤大部分人的积极性。
四是害怕流失论。近些年来教师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全国高校.教师“孔雀东南飞”现象十分明显,学校花钱培养的博士、硕士“黄鹤一去不复返”,不少教师人在曹营心在汉,随着人才市场激烈竞争,有的教师竟然不计后果地随意跳槽。教师流失现象对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危害极大,更是高校领导者的一大心病。小型高校和边远及内地高校领导更有“恐走症”,十分害怕教师流失,领导更怕被人说成是难以留住人才的领导。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就千方百计地迁就教师,对那些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教师更是十分呵护,也就自然不敢严格管理,眼看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敢过问,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敢轻易否定。因而教师素质下降,教师内部产生
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是眼光向外论。认为高质量的高层次的人才只有靠引进。在历史较短的高校尤为突出。于是领导的眼光总是朝外望,采取各种优惠的政策去吸引人才,还造成相互间的攀比提高,你5万元安家费引进一位教授,我就花7万元和你争,价格越来越高。甚至还有个别相互挖墙角的做法,连高校视若命根子的博导也有被人挖走的现象。领导总是想通过引进在外面找回来几个金光闪闪的菩萨,却忘记了古人所说的“百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古训,冷落了原有的教师队伍,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三
怎样才能使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走出误区呢?根据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四个全面”的对策。
一是全面规划,按学科建设需要培养教师。学科不但是大学基本元素,教授成长与活动的土壤,而且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确立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大学中的地位的主要标志。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科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心。这就要在对本校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科现状等诸多因素作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本校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然后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按照结构合理、形成梯队、团结协作的要求,来全面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根据规划去培养人才,否则必然有盲目性。
二是全面提高,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由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教师想靠一次性的培养来应付终身的教育任务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必将误人子弟。当务之急是要实施继续教育工程,让所有教师得到提高。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关键要注意全面性,面向全体教师队伍;注意方法性,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地开展;注意目标性,在一个时期内全体教师通过继续教育要达到一定目标;注意素质性,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同样并举。
三是全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小环境。就是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着手,统筹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高校变成一个教师愿意来、愿意干、愿意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场所。而不是只着眼于福利问题、职称问题等。要营造唤起教师主人翁意识的政治环境,让教师在高校当家作主,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营造有作为就有地位的工作环境,坚决克服平均、平稳、平衡的观念,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学术环境,把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教育事业上来,把高校变成教师做学问的地方;营造相对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增加学校吸引力,使教师生活安心;营造心和气顺的精神环境,尊重、关心、爱护、理解教师,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四是全面改革,形成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要建立培养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由校长专抓,人事处或教务处负责,各系部具体实施;职能部门制订培养方案,系部对每个学科组和每个教师提出培养意见和培训提高的要求。要建立选拔机制,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教师选拔出来,给他们.压担子,进行重点培养,继续深化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工作;选拔工作应实行滚动制,流水不腐。建立竞争机制,真正实行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使教师感到高校是有才华者干事业的地方,而不是平庸者的避风港;要真正在高校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今天是教授的水平,明天未必是,激励教师奋斗不息。要建立引进机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必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必须有计划性、有目的地引进;必须有长期性,连续不断地引进,保持队伍活力;必须有平衡性,在优惠政策上考虑到校内人员的心理承受力;必须有高标准,引进顶尖人才。
要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懈怠不得,马虎不得。必须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责任人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对整个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此项工作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系盐城工学院党办主任
(盐城224003)
责任编辑: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