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思考,青春还能飞多高/蜕变还是嬗变
1998-08-20耿海亮
耿海亮
我参加了一大学同学为其儿子备办的满月宴席。初入席间,不相识者点头默笑,谋面相识者彼此寒喧而已。但三杯米酒下肚,人们便神采飞扬,各叙其事。一位大学同学不无讽刺地说道:“昨天我见了×x×,他说他现在很崇拜鲁迅,整日牢骚满腹。”接着大家便貌合神离地一阵哄笑。
毕业4年,人的变化竟如此迅速。这样的不止一次,我每每茫然,每每又从茫然中给自己一剂清醒剂。我时常为自己敲警钟,勿以己之不欲而伐诛别人,许多道德本来就有着办事员精巧的手指和善于稳座期待的肥臀,存在着的都可以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还是守中庸保沉默自我奋斗吧!可回顾我自己的心灵历程,我这样殉道式的肯定出发,却常得到一个打扮了的小谎言,一个否定的答案。我有时也扪心自问,我是否落伍,做茧自缚,自我迷失?是否要来一番大彻大悟?是不是我的一向的沉默要学会不以沉默来泄漏自己,表达自己?我不由得想到“混”这个生存概念的变化。由贬到不褒不贬,再戏谑式地变为明贬实褒。在这个由“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列地封侯入世观装扮的千年古国里,“官本位”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失败的至高准则,再加商业文化的熏陶,“钱本位”又成了另一至高准则,两者联姻,精神备加沉重,人生的神圣再显凡身,再次逃遁。我有一位在南方工作的同学,回家过年时总说,人家南方笑贫不笑娼,你还死不翘翘地干什么?怪不得一回家,年纪相仿者相聚,酒过三巡,便口吐真言,总问你位居何职,人民币多少。我真不知我大隐于市还是他们小隐山林,是该赧颜还是报以微笑。这也许是人们藉以口说的无暇思考,也许是思考无益吧。糊里糊涂认同算了,“道不同者不相与谋”,总可以为困惑找到适当的理由。
精神负重,生存困厄,人们追求快乐的哲学是对的。人生的需求决定人的价值观,可需求的高低也决定着人生的层次、境界。当然,我们不能以高人的标准要求普通老百姓,但也不能默许明末的山人道德,争待贾者,“以诗卷遍贽达官”,以攻讦献谄媚世。再加“笑贫不笑娼”,倘若谁也懒得去认真思考,都认为是文明的牺牲与代价,那我们便真的会如斯太因对海明威说的:“你们是迷茫的一代。”
我想这并非夸大其辞。在我们周围,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已不愿屈居一道。就我接触的一些知识分子来说,一块谈论,仍以“为官挣钱”之话最多,不得志者大有“吾讳穷久矣,而不死,命也”之叹,也许这能切中知识分子拙于谋生、淆于真知、疏于自省的通病,但也流露出急于用世的心态。现世人们追求幸福秘诀,羡慕卡厅式的消遣与一掷千金的消费,大有人生苦短,秉烛夜游之慌态。人生的追求假如停留在只是以轻松、解脱了生活的枷锁和释放白天的劳累为目的,而缺乏中心思想,那这快乐是短暂的,贫乏的,是人生的窘困,而非幸福。就像一些“款爷”们说的,现在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中科院兰州分院汪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