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很小,但很真实
1998-08-20
我的理想很小,但很真实
经常说将来自己要当科学家、要当将军、要当领袖的人,一定是孩子,因为那是孩子们谈论自己理想的方式,因为孩子们的理想与梦想是混在一起的。而一个成年人的理想是与现实分不开的,他们是走在现实的道路上设计着自己的未来。也许这未来的目标极其渺小,但我认为,只要一个人有人生目标,就应该说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请承认我们小人物的理想吧。
我采访过一个年过六旬名叫李世伟的老太太,她家贫如洗,与现代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她家都没有,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可她却靠开着个小食杂店的收入收养了12个孤儿。我去采访前,当然把她设计成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也一心想写出她的伟大与善良。可我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12个孤儿都是黑龙江省明水县、拜泉县两个县的,没有一个别的地方的。老太太说他自已小时候是个孤儿,解放后是明水、拜泉两个县的孤儿院收养了她,给了她一条命,还能上学还有了工作,所以她要报答这两个县的恩情。她要尽自己的能力收养这两个县的孤儿,并培养他们成人、成才。我想写一个具有伟大理想与追求的人,结果她是个只知道报恩的人,而我又是个诚实的记者,我如实地写了李世伟。几家报社的编辑都说是格调太低,可惜了这么好的事。可我说,李世伟是和我一样的小人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理想,她的理想就是报恩,她的举动的目的也是报恩。我说,我们为什么要按我们原来设计好的理想与追求去要求别人呢?
我们有许多人都读过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吧,那个老实厚道的农民陈奂生有一个理想:造一间自己的屋!他历经无数磨难,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造了一间自己的屋。我们谁有资格说陈奂生没有理想与追求呢?只能说他的理想不高大,可他对理想的追求让许多有远大理想的人不敢抬头看他,因为陈奂生几乎用一生的时间与精力实现他的理想——他的渺小的理想。
我还采访过一个84岁的老人孙德阳,他在美国有两家大酒店,还有房地产公司,可他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儿孙们——他在美国共有儿子、女儿、孙子、曾孙22人。他一个人回到沈阳定居,他的理想也很简单:“我生在沈阳,我想我应该死在沈阳,把根留在生我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很高大的壮举,理由却极其渺小,可我仍然如实写了,因为我应该写出老人的真实想法。
我是一个小文人,写出过一些让读者喜爱的随笔,也在一些报刊上开了专栏,在每一家报刊的专栏寄语中都不忘记写上一句:“我会写得更好好对得起喜爱我作品的读者和支付我稿费的报刊社……”有许多人说我的理想太渺小了,可我认为我的理想很实在。我写作,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喜爱写作,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除了写作没有更适合我做的事,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生活来源大部分是稿费。这三个原因化成了我写作的动力,使我写出了六七百篇随笔和杂文。
李世伟、陈奂生、孙德阳、还有我,都应该说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可这些人的理想都不高大,都非常渺小,但这些人都很执著,为了一个非常渺小的理想可以放弃许多,可以吃许多苦,可以流许多汗(有的时候甚至还要流泪流血)。我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理想的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理想,只要这种理想是善良的,就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当然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个理想。
一个社会应该承认个人的理想与追求,哪怕许多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是非常渺小的,我们也应该承认,因为那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一种人,他们永远有理想——远大的理想,但从来不实施自己的追求,还怨天尤人,好像自己永远是受难者。
那种人,我瞧不起。
沈阳市和平区辽宁青年报王书春
换一种心情
碰壁于事业的坎坷,不要痛苦。
既然我们相信人生只是一次旅行,在甜蜜而痛苦的旅途中,一帆风顺只是良好的祝语。当梦幻被冲洗成断续的瞬间,失败一次次地叩击心扉时,你必须知道:暂时的失落,并不等于永远不曾拥有。与其诅咒黑暗,还不如点燃一支蜡烛。如果你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戏的话,高潮不会时时都有,更多的是铺垫,而任何一个角色的微笑与愁苦都不能代表剧情的全部。
有人说,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碰撞中产生的,碰撞必然是痛苦的。世界也许会遗忘你于一个黑暗的角落,孤独、寂寞、失意、怅惘与你同行,但你应明白,一帆风顺的事业,对于胜利者,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与激情。
心中的热血还在沸腾,便有勇气去执著追求那份信仰。曾经拥有的梦想失落了,相信生命却会因此找到支点而实实在在地美丽起来。
在失意的时候,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并不是坏事。真的。
湖南望城铁道部第二桥梁公司范范
我的理想很小,但很真实
我的生活主张/我的交友观
谁不希望多有几个知心朋友呢?但朋友只是朋友而已,交友不能求全责备,应求大同,存小异,绝不可动辄指责抱怨他人。
朋友间尽力相助,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记情,彼此多为对方想想。谅解和宽容可以产生奇迹,宽恕所产生的情感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震动要大得多,宽恕一般人所不能宽恕的,在交友中是难能可贵的。
结交朋友坚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的原则,才能永葆挚情。鲁迅先生的交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说:“我还有不少几十年的老朋友,要点就是彼此略小节而取其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那种自私、小气、忌妒心强、“愿人穷,恨人富”、不能成人之美的人,是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的。
人不能没有朋友,只有豁达大度、能容人过失的人,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河北枣强县供销合作社
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