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一眼自己的心灵/激醒别人心底的良知

1998-08-20陈大超

中国青年 1998年3期
关键词:纸篓柱子稿子

这些年来,总有人为我坐立不安,为我到处说好话。

我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干部模样的老婆婆,到处为我“鸣冤叫屈”,说那么多狗屁不通的人都提拔上来了,可只有“朝中无人”的陈大超还在修拖拉机,还在当工人!她只要在街上碰到我,就要拉住我的手安慰我。

至今,我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只记得她矮矮的个,花白的头发。

很多次,我都想把她打听清楚,想提点东西,到她家里去,向她诉说已经在我心里汪得很深很浓的感激之情。但我也只是这样想想而已。除了极要好的朋友,我还从来没有提着东西登过别人的门。

我相信别人那样做,只是出于别人的良知,而不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别人那样做了,他的良知就得到了安抚,得到了平静,别人也就能因此得到做人的愉快。别人需要的是你能够按照他们良知预见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废,更不要沉沦和堕落。你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满足了他们更大的愿望。这样做,比提点东西上门称谢更重要,也更能像常开不败的花朵一样,让别人更长久地闻见从你的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芬芳。

无论如何,我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信心的。我不相信人类真的俗到了你不送礼你不卑躬屈膝就没有人赏识你,没有人为你主持正义的地步。

调到孝感之后,仍是上班好好做事,下班写些东西,从不想着要到哪里去走动走动,活动活动。我相信一座大厦有几根假柱子也许还不会倒塌,但若有一大半柱子都是假的了,那它绝对会轰然一声土崩瓦解。我相信一个人真的在工作中出类拔萃了,真的成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了,那他就一定能唤醒潜藏在别人心底的良知,让别人为他坐立不安,仗义执言。

说到写作,随着我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也就有人来向我讨“诀窍”。我说我写作也是依赖编辑的良知,一般可用可不用的稿子,编辑漫不经心地把它扔到废纸篓里去,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等你真的把稿子写到他不发就良知不安、晚上睡觉就睡不着睡不香的地步,他就是真的把它丢到废纸篓里去了,他也会把它重新找出来的。

我真的就是这样想的。这样想的最大好处就是:这样一来,你的心思就正了,你就不会因为动歪心思走歪路子而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我的作品越发越多,就是在单位里,那些从来没有喝过我一杯水抽过我一支烟的同事和上司(包括上司的上司),已经在“坐立不安”之后,给了我太多的荣誉。

潜藏在心底的良知,是人类永恒的也是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金矿”。一个人最大的犯傻,就是被这座“金矿”上的一些丑陋的“石头”和有毒的“野草”所迷惑,而轻易地失去对整个人类的信心,进而放弃整个人生的抱负和努力。

这正是我最感痛心的,也是我最感庆幸的。

猜你喜欢

纸篓柱子稿子
城里有朋友
希腊遗址
观察:长廊和柱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墙和纸篓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小纸篓
爱因斯坦的废纸篓
拖稿的各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