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元璋缘何杀高启

1998-03-31

知识窗 1998年6期
关键词:诗文朱元璋苏州

齐 兰

明初文坛上有三位令人仰慕的人物,即宋濂、刘基和高启。宋、刘的主要成就在散文,高启的名气则在诗歌。三人仕历、地位、人品不尽相同,但结局却极其相似,即不得善终,尤其是高启之死,一直引人争论。

高启明初诗名享誉文坛,其作品为人所称道。他于元末无心仕进,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潜心学问。他少时聪颖,与文士杨基、张羽、徐贲齐名,为“吴中四杰”。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曾招揽高启等名士入仕,初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擢户部右侍郎。别人升官均要撰表“谢恩”,他却自陈年少,“不堪重任”,坚辞不受职,恳请回青丘教书度日,“以娱晚年”。他这种不愿和新政权合作的政治态度,因有“谦让”之外表,朱元璋嘴上未言其过,但内心恨得咬牙切齿,又不便因谦让辞官而开杀戒,但从此种下祸根。到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他因受株连被朱元璋抓住把柄,竟处以腰斩极刑,死得不明不白,时年才39岁。

关于高启的惨死,明初的官方记载都简约含混,是文祸?还是谋逆?或者是“莫须有”?没有明断。高启的内侄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即高启死后20年为其存诗成集作序,对其文学成就多有褒词,以只言“风韵”,不言“风云”的态度避开其死因,看来是有难言之隐不敢直抒。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曾潜心研究高启的诗作,认为《题宫女图》诗犯忌,惹来麻烦。其诗云:“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待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钱氏分析,妃嫔为皇帝专宠,“夜深宫禁有谁来?”言外之意是有偷情者,岂不是说皇帝老儿戴了“绿帽子”?诗人尤侗附和钱氏说,以为“文人轻薄,自取杀身”,不足为奇。诗评家朱彝尊讥弹钱谦益“妄解诗文”,认为高诗意境虽存讥刺,但并非针对太祖本人。太祖朝由诗文得祸者有案可查,高启被腰斩肯定与此诗无关。

朱元璋谢世后若干年,文人圈内提及高启惨死的话题增多。如高启的门生吕勉指出,高公(启)系由魏观案系狱罹难的。罪状是他曾代魏观写过一篇《上梁文》。

高启和魏观有私交。魏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出任苏州知府,邀高启入城朝夕聚谈欢饮,并有诗文唱酬。朱元璋当年的仇家张士诚曾在苏州称王,改府治为王宫,而把府治迁到地势低洼的都水行司衙门内。朱元璋平吴,摧毁张士诚王宫,苏州府衙仍要在旧址重建。此举遭到属僚非议,朱元璋派心腹去调查,亦诬陷魏观欲恢复张士诚旧业,并有诗文图谋不轨。这“不轨”的证据就是重建苏州府衙动工时,按照风俗举行上梁仪式要宣读“愿文”,特请高启写了一篇《上梁文》,内有“虎踞龙蟠”等歌舞升平的套话。蔡本等小人揪住不放,在“虎踞龙蟠”上大作文章,并影射魏观有野心要像张士诚那样在苏州称王。朱元璋以前就忌恨高启,这回总算抓住了把柄。所谓高启“蹇连以死”、“殁于京师”,大概指的即此冤案。

应该说,高启的惨死完全是朱元璋猜忌心态所致。朱元璋出身“微寒”,当过和尚、放过牛,自卑意识强,向来疑心士子不忠。开国之后大杀功臣宿将,这是他灵魂深处劣根大暴露。

一代名士高启,犯了文人喜欢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毛病。他长期居住苏州,不向新贵俯首,不作“阿上”诗文,却与张士诚的宠臣饶介过从甚密。他们诗酒唱和,无所顾忌。高启头脑曾清醒过,私下表露“今上(太祖)非容人之君”,故得官不久坚请辞官甘当教书匠。他不与新政权合作,朱元璋表面上“准其告隐”,但在骨子里却要杀掉他消口恶气。四年后恰好发生了魏观一案,而《上梁文》中“虎踞龙蟠”等语,正好被曲解为有“异图”的口实,朱元璋便以此杀了高启。后来朱元璋也觉得小题大作太过份,曾下令为魏观改葬,恢复名誉,但却未为受牵连而惨死的高启昭雪。

高启的悲哀,在于他看透了明太祖喜怒无常、猜忌成性的内心世界。他与张士诚宠臣相交已是引火烧身,而不买新贵朱元璋的帐,藐视新政权的存在,是他被杀的真正祸根。即使不书《上梁文》一类的文字,这种悲剧迟早也是要发生的。

(责任编辑杨剑鸣)

猜你喜欢

诗文朱元璋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走遍万水千山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草莽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