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虫立碑
1998-03-31李炳明
知识窗 1998年8期
李炳明
19世纪初,在澳大利亚布尔纳格城,有一商人从阿根廷带回一株仙人掌。这种植物既可观赏,又可作为防范野兽的“刺墙”。人们竞相引种,很快繁殖起来。到1925年,迅猛繁衍的仙人掌竟占领了28万多公顷的土地,使农民无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一位生物学家从南美洲带来了一种叫卡克欧拉斯的毛虫。这种毛虫个头大,繁殖率高,经一年多时间,终于把仙人掌吃了个精光。为感谢毛虫,当地居民专门建立了一座铜雕的毛虫纪念碑。
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恩特曾赖斯镇的公共广场上.有一座专为吃棉花的害虫建立的纪念碑,碑上刻着:“深深感谢棉花象鼻虫在带来繁荣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1910年的亚拉巴马州田野里除了棉花以外。没有任何其它作物。有一年,棉花象鼻虫突然蜂拥而至,所到之处,棉花被一扫而空。当时农民没有任何农作物可出售。怎么办呢?农民们不得不种植了玉米、花生、甘蔗、烟草、果树等,却得到了意外的丰收。虽然亚拉巴马州种植棉花仍比其它作物多,但棉花象鼻虫给了当地农民一个有益的教训——不能依靠单一作物。
(责任编辑/孙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