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千古第一村——流坑
1998-03-31季晓燕
季晓燕
到流坑去,这是近年来各界人士的行走热线。我是喜新不厌旧的,读过许多史学家关于流坑村的文字。“千古第一村”、“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等极具魅力的评说,引导着我走向那赣中腹地乐安县的千年老村。
登临村畔的东华山,流坑村尽收眼底,那是一个有八百余户、四千余人的大村落。硕大的一片铅灰色,重重迭迭。厚实凝滞。步入村盘,整张的铅灰色分解为斑驳的屋宇、照壁、宗祠、书院、牌坊,颇为冷落的朝朝街,被称作“小圆明园”的大宗祠残柱,幽静的古戏台,还有锈色飘浮的龙湖。村头愈益老态稀疏的樟树林,这一切又都展示着昔日的繁盛轩壮。
传说流坑村是一处洞天福地。阔大的村落枕山襟江,环村而过的乌江下衔恩江,走入赣江,汇聚于长江,是赣中黄金水道上的重要码头。由于大自然的恩泽,流坑村似乎有着一条高蹈天下的风水命脉。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年—942年),董合率族人来此开基立业。当时这里是吉州庐陵云盖乡深幽茂密的老林,“人莫有居之者”。传说唐代有道士在此修炼成仙,在他羽化飞升之际,“环山数十里紫云纷郁,复罩累日”,于是这里得了一个颇有仙道之气的名字云盖乡。此后又有杨筠松、曾文迪两位堪舆大师留下许多箝语,预言董氏家族将出现文武状元,会“代代富贵”,“功名百世”。这些箝语,至今仍保留在董氏的各种谱牒中。
流坑的先人相信风水形胜,但他们更加笃信的是“遵圣训”,“崇正学”。流坑人多姓董,族谱上说,流坑董氏为唐德宗宰相董晋之后。南宋时村里出了一位“恩榜状元”董德元,他将西汉大儒董仲舒奉为董氏远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奠定儒家二千余年正统基业。尊孔业儒,这正是董氏后裔儒风绵延,相续不绝之渊薮。
由龙湖过朝朝街,年青的向导首先将我们引领到状元楼。据说永丰为昭彰本县状元董德元,在县城内修建了一座状元楼,年青的同科进士朱熹为其题写了“状元楼”匾额。流坑村也依样在村口立起一座状元楼。挂上了朱熹手书的大幅字匾。中进士那年,董德元53岁,朱熹18岁。此后董德元官至参知政事,朱熹成为综罗百代的理学大师,这楼与匾相得益彰,历久而生辉。董德元执政期间为秦桧死党,死后未能进入乡贤祠,但他一生勤学不辍、拼搏进取的精神却在董氏家族中成为一大楷模。
我们最后到达的是村北陌兰洲上的文馆,文馆与大宗祠遗址,与当今的小学堂相毗邻。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三进式建筑,大约建于明代,清前期经过修葺。看得出馆内经过刻意修饰,上堂供有西汉名儒董仲舒等先祖、名宦、乡贤牌位,藻井描写山水花鸟,名人诗章,气氛极是儒雅。据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流坑村有26所书院,清道光年间,各式家塾私庠已达35处。文馆是村中祀孔,文人研习学问,学子读书最集中的场所,村中大批学子由这正学之门步入科场仕途,从而形成为历史上的一大壮观:三百年问,流坑村擢取了1名状元,30名进士,72名举人。特别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村中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董师道叔侄五人同科进士,在儒林中传为“五桂齐芒”的一大美谈。出于一种崇敬的心态,我将那些青砖灰瓦的文馆再三地摄入镜头。虽然这里已是人去馆空,显露出斑驳陆离的老态,但我依然能感觉出当年“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的文化氛围。
流坑村之所以能世代传承,是由于他们有着自觉严密的宗族体制,自明代刑部郎中董燧返归故里,着手进行了三件大事:一是建村;二是兴学;三是强化宗族管理。董燧规划重建的村落,按照城镇里坊制,在全村辟出一经(南北)七纬(东西)共八条街巷,各条巷道均以卵石铺路。八条小巷挖出相互勾连的疏浚水道,由龙湖再通往村外的乌江。步入深深的小巷,我心中便油然生出一种清新雅致,宁静悠远的感觉。合村楼屋依巷而建,依族而居。各族均有家塾书院,宗祠庙宇,每年两次祭祀先祖等等。全村又有文馆大宗祠,戏台朝朝街各种场所,每年又进行全村性祭祀或者娱乐活动。沿江村廓,辟出七座坚固的门楼,兼有通行、祭祀、防卫以及审美等多种功用,其中拱宸门、里仁门、中流砥柱门、翰林门、镇江门至今风貌依存。流坑村在建筑体制上已经完全脱出了自然村的形貌,俨然成为乌江沿岸一座精致的小城。
此外,董燧注重强化宗族管理,高扬董氏旗幡,重建毁于兵燹的大宗祠,制定新族规十四条,编修万历大宗谱。为教化统一族人的思想,他全力倡导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创立“圆通会”,身体力行,宣讲研习,著书论说,为“王门心学”的一介名儒。昔日的大宗祠前还树有“科甲联芳”、“簪缨世美”、“理学名贤”、“累世师保”四座牌坊,以励志族人崇正学,登科榜,光宗耀祖。民国时期,大宗祠再次遭受劫难,至今仅存六根石柱和部分颓垣,村民们把这里称作流坑的“圆明园”。威严轩昂的大理石圆柱,象征着董氏宗族体制稳固的根基。我凝视着静静伫立的圆柱,在那里读出了流坑村昔日的辉煌。
在现今的500余幢房屋中,竟有260余处明清建筑和遗址。徜徉在村中众多的古建筑之中,不禁使人深切地感到当年老宅的主人们具有非凡的文化品位,呈现出赣地“文章礼仪之邦”的风采。首先是建筑群落的匾额楹联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村中儒士、儒商与外界的频繁往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流坑村留有墨宝,其中最有光彩的是朱熹所书的“状元楼”门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明代状元、理学家、地理学家罗洪先送给董遂的“高大光明”的坊额以及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董遂的“理学名家”题匾等,这众多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书艺高超的门联牌匾,虽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令人目不暇接,如同徜徉在书法的海洋一般。
在流坑村的建筑装饰中也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如:蓉山第的圆雕石狮,明代影壁上的堆塑麒麟,清代椽柱上的和合二仙,以及民居门额上的傩面,戏台梁柱上的木猴,天井隔扇上的木雕传奇等等都表现出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湖江山石之中映现出饶有意趣的石拱桥、风雨亭,村里村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流融合,既尚德又崇实,让人感到有品不尽的美色。
据史学家考证,流坑村先走了一条科举取士的道路,由庶族进入宦族,后走了习儒、经商并行的道路,由此得以七、八百年昌明广大,历久不衰。也有人说,流坑村是近代中西文明撞击中的死角,也许正是由于近代的衰落,才留下了那许多古代文明的活体。当今,赣人构建自己的家园,有人趋向国门之外,但是更多人将目光投向铅灰色的老宅,那里有厚重的门扇,低矮的窗牖,透着风霜雪雨的天井,供着祖宗牌位的木龛,有老人的叹息,孩童的雀跃,有永远的故事,无尽的企盼。在流坑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缩影,那里有赣民的根系,有华夏民族的根系。聪明的当代人由此寻求一种亲和力,寻求自己赖以承祚的血脉。
(责任编辑/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