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愉快度“双休”

1998-03-31

知识窗 1998年7期
关键词:双休

朱小钧主持

主持人:“双休”在我国实行两年多,上班族早已从最初的惊喜和略感不适应中调整过来,工作和生活的一张一弛开始运用得心应手。今天我们讨论“如何愉快度双休”这个话题,收到了很多读者来稿,大家谈了许多真切的感受和各自独到的见解,现将部分读者的观点予以刊登,以期共鸣。

一、度“双休”各有各的方式关键在于如何达到“轻松”

主持人:过去人们常常挂着这么一句时髦活,叫“活得真累”。在“双休”的日子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沉重负担都卸下,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难得的闲暇中,让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

刘斌(黑龙江华实工业集团公司精密机械厂):在现在的工薪阶层中,个人兴趣与职业完全一致的,恐怕只能占一部分人。而还有相当数量的人,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着自己的兴趣。我认为:能让自己平日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所难以发挥的兴趣,在“双休”日中获得充分发挥,且又不致于影响双休日后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便可以说是愉快的了,至于个人具体到什么,那需根据个人具体兴趣而定了。

杨爱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双休日,应做些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事,如在家看书或电视,周末看电影,或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好等,通过这些活动,把一周来紧张疲劳的身心放松,因为只有身心得到了休息,才真正达到了双休的目的。

刘朋(洞南师范大学学生):“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双休时节,我们不妨和家人或与朋友相约到大自然中去。

大自然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的山水之美有利于人的思想品德的修养。而我们亲身体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这里,寻求最朴素最真实的爱,增进彼此的了解,感受亲情友谊的价值。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心境!况且,大自然中的莲教人高洁、松教人坚定、梅教人顽强、竹教人向上、小草教人谦逊……到处都能给我们以感染和教化。

双休日,走进大自然,在她的怀抱中接受恩泽,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

黄平科(四川省通江县第二中学):自从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以来,人们休息的时间更多了。如何愉快度双休,我的看法是:既要愉快,又要轻松。首先,要休息得充分,有益健康。其次,要形式多样,喜欢垂钓的,不妨溪水河畔垂纶;喜欢交友的,不妨串串门;喜欢玩球的,不妨打打球。总之,根据自己的爱好,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为目的。第三,不要妨碍他人,度双休要以不影响别人的休息为宜,否则,引起纠纷无愉快可言。

二、“双休”玩要把握“度”打破传统追求新意

杜高容(四川省彭山县一中):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双休日制度的实行,不同年龄的人,对节假日方式的选择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如何有意义地愉快地度过已经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愈来愈多的人们对传统的过节假日方式感到厌烦。先说“吃”。昔日的“好吃好喝”已经衍变为“滥吃海喝”。特别是喝酒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一杯发财,二杯长寿,三杯顺利,四杯友谊……”一杯接着一杯,直喝得人头昏脑胀,天旋地转,酩酊大醉,呕吐不止。再说“玩”。亲朋好友聚会,就是打麻将。有句俗话对此现象进行了夸张的概括:“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桌边补。”赌博是违法行为,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危害。由此看来,按传统的方式过双休日,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非实行变革不可。

黄平科:双休主要就是讲个“休”字,玩是休息的一种方式,但双休日一味沉湎于麻将桌上“砌长城”,甚至通宵达旦,既有损于健康,不利于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一周工作学习中去,也浪费时间,甚至弄得家庭关系紧张,同时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

杨爱平:有的人不是进酒吧,逛舞厅,就是泡在娱乐场所尽情玩,似乎不玩个尽情不甘心。殊不知两天下来,本来是劳累的身体更加疲惫。故要想双休愉快,还得休息好。

宇伟(江苏省宜兴市东珠巷居民):很多个双休日,人们似乎比平常更忙碌。忙于清理家务、忙于陪子女读书、忙于交际应酬……两天下来,身心疲惫,感觉比平时还累。时常会产生“双休不如不休”的感叹。其次,有时候我们只渴望过一种简单生活,于轻轻松松之中给自己以适当的休息。

陈麒元(重庆市长寿县晏家中学):“度”即限度。什么事超过了“度”,也将由好转为不好。那么双休日应把握好哪些“度”呢?

其一是把握好时间的“度”。所谓“适可而止”正说明了这一点。如在双休日里,通宵达旦的玩耍,这不但没有起到“休”的作用,还带来了新的“累”,如坐在电子游戏机前一坐就是半天,时间太久,会造成身体的多处不适。诸如此类,长时间的娱乐,都超过了时间的“度”,属于不健康休息方式。

其二应把握好体力的“度”。双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在双休日里,应作好下周工作准备,所以要“养精蓄锐”,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不能让“双休”损坏了身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参加的活动量应在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内。所谓“量力而行”,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三是把握好经济的“度”。经济安排要量入而出。根据自己经济情况,选择自己的休息、娱乐方式,使自己不致一时冲动,增加日后的经济负担。

三、让业余求知“活”起来让生活质量高起来。

主持人:随着近年休闲时间增多,认真的人们总爱议起“生活质量”和业余“充电”的话题。那末,我们应该怎样让业余求知“活”起来,让生活质量高起来呢?

双休日就像一道:“精神快餐”,怎样放“佐料”,怎样掌握“火候”、提高“烹调技术”,关键在于“文化厨师”尽量开动脑筋,增强自娱能力,千方百计把活动搞活,相信通过大家努力,双休日将变得绚丽多彩。

郑日金(江西上饶师范专科学校):“金满箱,银满箱,不如上个好学堂”。眼下供业余学习成才的学校和场所越来越多,双休日满可以来个“小集中”,学学平时紧张无暇学或昔日错过没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没有文凭努力争取文凭,有了文凭切实提高水平,使拥有的文凭和水平“不掺水”、“常保鲜”。实际上,一个真正乐于进取,不甘落伍的现代人哪里舍得庸庸碌碌地休闲。他们词典里的“休闲”乃应是“修贤”,是蓄势造势,提高素质,积累“精神资本”,以利再展宏图。

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单一和纯粹的休闲。累了乏了,聪明人总是变通地休息。比如坐久了,站一站便是休息;睡久了,跑一跑便是休息;有的美美地泡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让知识的琼浆滋润渴求的心田,且将学习当休息;有的“走出去”或“请进来”,与人交流信息、探讨问题,进行“精神会餐”,且以社交度休假;有人则常像逛商场那样出没于各种人才市场,频频较量显身手,

在寻常的休闲例假中找到事业上不寻常的发展新契机。有专家论断,闲暇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赖以产生的基础,没有闲暇将失去很多文化创新的机遇。

杜高容:到底如何愉快地度双休日呢?我认为以下方式为好:

其一,走出家门,奔向农村。双休日约上子女或亲朋好友,去农村或场镇度假,既可饱览祖国山河的壮丽风光,又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品乡间盖碗茶、尝农家豆花饭。谈反腐倡廉,议下岗职工。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花钱不多却其乐融融!这样过双休日,既免除了都市嘈杂之烦,又没有家务劳动之累。

其二,各显神通,轮流作东。为了达到有来有往,让双休日常过常新的目的,笔者主张轮流作东,即从父母开始,子女以年龄大小为序,每家各主持一次活动,要求做到各有特色,这样做到老少一同参加,子女一齐动手,既增强了亲情,又增强了彼此间的温馨。

主持人:在双休、休闲这块乐园里,群众用智慧编织了溢金流彩、绚丽多姿的新天地,正在不断趋向高层次、高品味、高水准。双休必将给繁忙、辛劳、快节奏的现代人带来更加轻松、愉悦和美的享受。如何愉快度双休,大家可以不断探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韩春萌)

猜你喜欢

双休
超级秀场 双休
周末幼儿特长培训
老鞋匠的周末
以色列工休制度 告诉了我们什么
立夏记
高枕无忧
当“老二”的滋味
每周工作四天真的可行吗?
网友观点
没有认清赢利点 2年赔了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