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时期的“烧尾宴”
1998-03-31张清宏
张清宏
清代的“满汉全席”,集中华美肴佳馔之大成,是我国最豪华的超级筵席,代表着我国烹饪的最高水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在唐初,就已出现了一种足以与“满汉全席”相媲美的“烧尾宴”。
何谓“烧尾宴”?据记载,初唐时期,凡知识分子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亲友部属前往祝贺,主人必须准备丰盛的酒席和音乐招待客人,同庆欢乐。那么,以做官升迁为名的宴席,为何要叫“烧尾”这个名称呢?相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虎变成人,只有尾巴不变,要替它烧掉,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的地位骤变就和老虎变成人一样,本尾犹在,所以要替他“烧尾”;另一说是新羊初入羊群时,因受群羊触犯而不安,要烧掉新羊的尾巴,它才能安静下来。人从这一阶层加入另一阶层,就和新羊初入羊群一样,尚不习惯,所以也得为他“烧尾”。这两种说法虽不相同,但都认为“烧尾”是表示知识分子从原来的身份发生突然变化的一种仪式。
不过,也有以“烧尾”专指皇帝的。据记载凡大臣初上任时,为了感恩,向皇帝进献盛馔,叫做“烧尾”。其典故出自“鱼跃龙门”的传说。龙门在今陕西省韩城县和山西省河津县之间,双峰对峙,形如门阙,黄河至此,咆哮而下,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开凿。每年春季,黄河鲤鱼溯水而上,可是龙门的激流,水猛浪急,每次都把它们冲击下去。后来不知经过多少次的反复,鲤鱼终于改游动为跳跃,迎着惊涛骇浪,跃上了龙门。传说凡是跃上龙门的鲤鱼,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从而变化为龙。这就是“鱼龙变化”一词的由来,也是“烧尾”一典的出处。唐代之所以为宴席取名“烧尾”,意在象征前程远大,官运亨通。
唐代“烧尾宴”的风习,是在唐中宗景龙(公元707—710年)时期开始的,唐玄宗开元中期停止,仅仅流行了二十年光景。据记载,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三月,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同年九月,苏瑰官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独不向皇帝进献“烧尾宴”,当时不仅百官嘲笑,连中宗皇帝亦默然。面对着朋僚的讥讽和皇帝的不满,苏瑰义正词严地说:“宰相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大事的。今关中大饥,米价腾贵,百姓吃不饱,连宿卫的士兵也有三天没有吃的。臣不称职,所以不敢烧尾。”中宗皇帝听了只得默许。从烧尾宴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宰相截然不同的襟怀和品格。
“烧尾宴”的规模如何?有哪些菜点?我们在《清异录》中看到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单,得以窥见这次盛筵的概貌。食单里所列食品,水陆杂陈,名目繁多,既有考究的饭、粥、糕、饼、馄饨、华罗、粽子等,又有鱼、鸡、鹅、兔、羊、猪、牛、鹿、熊、狸、驴、鳖等山珍海错。仅择其“奇异”者,就有五十八味。如鸡有“葱醋鸡”和用乳煮的“仙人脔”;鱼有用鱼白烹制的“凤凰胎”,用鱼子烹制的“金栗平槌”以及“乳酿鱼”、“吴兴连带鲊”和各种鱼脍;鳖有“遍地锦装鳖”;炙品有用羊鹿合拌的“升平炙”,用活鹑炙的“箸头春”;羹汤有用冷蛤蜊烹的“冷蟾儿羹”,用纯兔烹制的“卯羹”。此外,还有拌和几种肉品合成一菜的“小天酥”、“五生盘”等等,可谓美味佳肴争奇斗艳。
从韦巨源残存下来的不完整的“烧尾宴”食单中,可以看出,“烧尾宴”是唐代丰富的饮食资源和高超的烹调技艺的集中表现,是初、盛唐文化的一朵奇葩。从我国烹饪史的整个过程来看,“烧尾宴”汇集了前代烹饪艺术的精华,同时也给后世以很大影响,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没有唐代的“烧尾宴”,也就不可能有清代的“满汉全席”。
(责任编辑/杨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