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0—157”卷土重来

1998-03-31虞山人

知识窗 1998年4期
关键词:出血性病菌疫病

虞山人

发生在日本的“0—157”疫病,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但人们说起此病,仍然心有余悸。

“O—157”到底是什么病呢?

震惊世界的疫病

1996年入夏以来,由“O—157”引起的疫病在日本曾导致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不过1个月,就有9000多人受害,此后又有几次暴发流行。主要疫区的大阪埽市,一时医院爆满,学校停课。人心惶惶,并造成多人死亡。死者中既有80岁的老妇,也有1岁半的幼儿。此事震惊世界。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密切注意。我国有关部门就一再发出防范此病的《紧急通知》。为对付疫病,日本政府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0—157对策关系阁僚会议”,举国上下进行围剿。虽说控制了疫病的蔓延,但事情并没有彻底解决。在1997年4月,日本又有247人因感染“0—157”而住院治疗。通常,这类疫病在夏季才高发。

“O—157”的危害不仅仅在日本。在韩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非洲等地也曾发生过。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的医务人员声称:美国可能每年有两万人感染“0—157”病菌,其中大约有250—500人死亡。

“0—157”的身世

所谓“O—157”,它的正式名称应是0157一H7型出血性大肠杆菌,亦有谓之肠管出血性大肠杆菌或病原性大肠杆菌的。

大肠杆菌于1885年从粪便中首次发现。发现者是埃希氏,故又称它为“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杆菌是健康人畜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正常菌群,能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K,这是有益而无害的细菌。不过,有少部分大肠杆菌可以致病,其中就有“0—157”。

“0”是德语对这细菌称谓的第一个字母。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性不同现被分为173种,“0—157”即是第157号的一种。这种长O.002毫米、宽O.001毫米的大肠杆菌,原以为它是无害的,1982年才在美国首次发现其能致病。此菌通过食物或饮水经口腔传染。

美国的调查材料认为:感染源的48%来自生肉;19%是包括蔬菜在内的食品;17%是人与人之间的二次感染;12%是因为水质问题,其它因素占4%。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苍蝇可携带“0—157”病菌。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有3%的海鸥粪便带有“O—157”病菌、牛羊吃了沾有海鸥粪便的草以后,就可能会被这种病菌感染,再转而危害人类。

症状与预防

感染“O—157”病菌的人,一般在感染后5~9天出现症状。主要为出血性腹泻、剧烈腹痛和呕吐、发烧等,血便呈鲜红色。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三轮谷俊夫说道:“0—157”病菌产生的巴比妥毒素吸附于肾脏中,可破坏血红球并堵塞毛细血管,容易引起肾机能障碍症和脑障碍,那些并发溶血性尿素症症候群和脑炎的严重病人,可危及生命。

目前尚无特效药对付“0—157”。在1996年有些能够控制其流行的抗生素,到1997年就失去了作用,它显然有了耐药性。因此,预防为主是避免“O—157”作恶的最可靠的方法。在1998年炎夏即将到来之际,这一点尤其重要。

专家们这样建议:

首先要严把饮食关。现在认为,“O—157”病菌可以通过牛肉、牛奶及其制品、鸡肉、蔬菜、水果、饮料、水等媒介传播,故预防要点是:保证食品原料、加工用水的卫生和生产、销售的安全性;家庭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要低温冷藏、生熟分开;避免饮用生水;避免食用生菜;肉类、特别是肉馅,一定要煮熟后方可食用;剩余饭菜要彻底加热;不吃不洁食物。

其次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可能通过健康带菌者摸过的厕所门把手和水龙头等被传染,故平时要注意手的清洁,饭前便后一定要洗净手。菜板、菜刀和抹布等物是“0—157”病菌喜欢栖息的场所,所以使用完毕后应该仔细洗烫,最好能在日光下照射,使其干燥。

(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出血性病菌疫病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探讨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病菌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