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好莱坞过把“演员瘾”
1998-03-18曹涛
曹 涛
七年前我因探亲到了美国,圣诞节前夕应一个表亲的邀请,飞到了洛杉矶。在那里不仅观光了洛杉矶旖旎海滨风光,而且还去了好莱坞,在华纳兄弟制片公司的摄影棚里,我过了一回“演员瘾”。
我的表亲在大陆是搞表演艺术的,她到美国之后,再醮嫁了个美籍华人,定居洛杉矶。因为与艺术有不解之缘,几经周折,终于和好莱坞的群众演员团体挂上了勾,当了好几年的群众演员,如果拍片需要,团体就事先电告,演员只要按时到公司就行。收入不算很高,夫妇俩一天下来,可以赚个百十块钱,这对年过五十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待遇也不算菲薄了。
圣诞节是美国人的大节,照例放假,他们夫妇准备利用假日,陪我去洛杉矶各处逛逛,领略一下美丽风光。假期才过一天,突然接到第二天拍片的通知。游览名胜不可能了,将客人晾在一边,自然不是待客之道。他们夫妇忽然想到,何不借此机会,让我一同去影城好莱坞看看。同时他们又知道华人组里有位先生已出远门,何不让我这个教书匠冒名顶替一番。这个主意绝妙,我立即欣然同意。
翌日清晨,我们驾车直奔好莱坞。行车约两小时许,驶达华纳兄弟制片公司,泊车之后,再登上公司的专车,又行驶二、三十分钟才到达摄影场地。
摄影场地究竟有多大,一下说不清,因为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遍走整个的工地。每个摄影棚为钢筋与隔音板所组成,高大约有五六层楼,宽长约七、八个篮球场。像这样的摄影棚大约有二十幢左右,每幢都标有号码。进摄影棚之前,我们先到一处办公楼进行登记,由工作人员带我们一伙群众演员按导演的要求,更换剧情所需的服装。那天拍的是《蝙蝠侠续集》,背景是三十年代的芝加哥。衣服已经选出,男人女人各自按自己的身材挑选自己乐意穿戴的服饰。我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一套样式古老的西装,一双显得有点古怪的黑皮鞋。穿戴完毕,我们就由一名年轻的副导演(或许是助理导演)带领进入一幢空无一人的摄影棚。
约莫个把小时后,一个青年副导演来召唤我们,带我们进入相隔不算太远的另一摄影棚。里面的布景已经安置完毕,水银灯熠熠照射。我记得布景的一方是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其底部则可进出。另一侧是一条街道,有商店与店面橱窗,中央则是街心花园,与高楼对面的一边是公路与桥洞。还有一边,则是巨大的鼓风机。群众演员被派往各处。我则与表亲夫妇及另几个人在公路一边来回走动。“开拍”一声令下,我们则由幕后走出,走向路的另一端,就那么简单。而男女主角则在街心花园展示表演。开始我还有点紧张,表亲告诉我,不论我们讲什么,即便是吵架、骂人,他们也不会录下音来,摄影镜头,始终对准主要演员。我们越随便越自然越好。就这么个简单动作,就重复了三、四遍。问题不在我们,而是总导演对男女主角的表演不满意。不到一小时,我们被遣回原来休息的摄影棚。饮咖啡的自己倒,吃面包圈的自己取,轻松极了,惬意极了。那天拖得很晚,离开时已九点半,到家则已深夜了。第二天,仍要去拍,但只有八小时,按正常时间表进行。第一天因为延长了时间,临时演员工会向厂方提出抗议,说你们拍了片,就到高级餐馆用餐,而我们却苦苦在那里呆等。为此,公司补发了误餐费、加班费。两天我得到的工资是140美元,扣去税金,实得120美元。
参加拍摄群众演员的,各色人都有。华人约五、六人,不算太多。其中有一位是五十来岁的美国短篇小说女作家,在与我们交谈中说,这项工作是她最乐意的,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人管你,没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另一位与我们交谈的是三十来岁来自法国的男钢琴家,他说只要有空,他就力争来拍,既能放松一下,又能挣点小钱,何乐不为。还有一对十八、九岁的来自德国的姊妹,虽然没有交谈,看起来她们在摄影棚里像一对穿梭蝴蝶,自由自在,想必也是高兴的。在那里,凭自己劳动挣钱,自我感觉就很好,“龙套”演员,并不看轻自己。
事隔十个月,在我与儿子居住的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听说影院在放映《蝙蝠侠续集》,于是一家人(儿子、儿媳、小孙女和我)驱车去看。电影是看完了,遗憾的是,背景演员在银幕中的位置太偏太远了,根本看不清谁是谁。尽管这样,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在世界影都好莱坞过了一把“演员瘾”。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