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何以得名
1997-12-3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7年7期
“香港”的得名,是与当初广东发达的莞香业大有关系的。
莞香树是香木的一种,在唐朝以前由如今的越南等地传入我国的广东地区。莞香树非常适宜在广东东莞一带沙石相间的黄土中生长,因此到宋代时东莞县已遍地种植这种香木。最盛时,当地的农户家家都种植上千株莞香树,作为生活收人的主要来源。
很长一段时间里,运往全国各地的莞香多数是由东莞运到九龙尖沙咀,再渡海到香港石排湾(即香港仔)集中,换载“大眼鸡船”,沿海北上,销往各省及日本。其中内销者都要从广州转运,越过岭南山脉,经赣水后人长江,再分散至其它各地。
今日的香港沙石一带那时也与东莞地区一样遍植香木。这些香木从各村收集起来后,便转装到停泊在一个固定港湾里的大船上,驶往广州北运。
这个固定的港湾由于是香木的转运港,便被人们称为“香港”。清朝初年,莞香的生产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但“香港”这个地名却一直得以保留。它当初只是今天香港岛上一个村落的名称,后来渐而成为全岛的名称。到康熙年间,“香港”这个地名已经出现于当地的地方志中了。
(吴青摘自1997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