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患上忧郁症
1997-12-25郑滨
郑 滨
某公司职员晓露,30多岁,个性活跃、健谈,不是那种见花掉泪、陪月伤情式的内向型人物,还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一个可爱天真的儿子。她只要愿意,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安稳的家,拥有一种安稳的婚姻,可她却是个婚外恋者。由于一种特殊的经历,所引发的压抑惑。一种受传统观念排斥的感情偷渡的隐私心理所致,她患上了大多数婚外恋者易患的忧郁症。
在心理咨询门诊,她向医生坦露了自己的隐私:她和丈夫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婚后感情不错,不久便有了个可爱、天真的儿子。到了儿子6岁那年,由于工作关系,她结识了一个在工商局工作的有妇之夫。在频繁的接触中,他们相爱了。因为这种爱受着各自家庭的牵扯,所以他们爱得很隐秘、很累,也很痛苦。像所有陷入婚外恋深渊而不能自拔的人一样,尽管他们的家中都有电话,可他们平时只能靠BP机联系,或朝对方单位挂电话,平时难得安排出幽会机会,更需在各自的家人面前虚构出某种外出理由才能成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的婚外恋没持续几个月,她的丈夫和他的妻子都察觉了。于是,他们的婚外恋除深受自身的内疚、犯罪心理压抑外,还受到了双方家庭的监查和限制,他们不得不更隐秘地安排他们的幽会。可这种幽会是以紧张的心理负荷和辛劳的机体活动为代价的。不久,他们的心理和机体都因失衡而过于疲乏了。有一段时期,晓露老是心思不集中,整天无精打采,做什么事也没兴趣,难受厉害时,去医院看门诊,既没有发热、感冒症状,也没有查出什么明显的生理病变。实际上,按心理学分析,她患的是一种由矛盾压抑心理所引发的忧郁症:
难怪早有人说,由于对外开放,由于西方思想意识的渗透,由于婚姻模式的更新,由于情感价值的重新确定,我们这个城市的婚外恋群体越来越庞大。本文并非对婚外恋的是非作定论,也并非剖析婚外恋者情感偷渡的复杂心态,而是如何诠释由于婚外恋产生的忧郁症,以及如何看待婚外恋产生的这种心理负荷。由于婚外恋群体的不断扩展,婚外恋忧郁症已成为现代心理疾病的一种存在。
无论怎么说,在结束已有的婚姻之前,婚外恋总是一种不受法律保护的,有碍一个家庭正常运转和稳定,有碍夫妻维系感情的不正常存在。中国的家庭毕竟是一夫一妻制,保持完整婚姻的,除了感情之外,还有道德的作用。夫妻间的主要道德成分是忠诚,一方失去了忠诚,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道德。在这种社会心态束缚和婚姻道德的约束下,婚外恋的当事人往往会下意识的背上一副难见天日的十字架,长期生活在难以表明自己的阴影之中。以晓露为例。为了回避众人的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丈夫猜疑,她会利用值夜班之际。托人替她值班,而她却与情人在朋友家的空住宅内幽会同居,虽说丈夫不会怀疑这一夜她是在单位值班,可她那颗欺骗了丈夫的心,总也解脱不了一种比丈夫的指责更为严厉的内疚。像这种一夜之间穿梭于某两个邻近城市的幽会经历,虽使他们这对陷入感情深渊中的婚外恋者得到了宣泄的机会,可这种累人而压抑的幽会经历,却使他们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疲乏。这就是大多婚外恋者面临的实际处境。
前些年,一些报纸杂志把情人潮的文章炒得热上加热,这说明在婚姻模式、情感认定的转轨时期,情人现象的时髦化倾向。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100件离婚案中,至少有近半数是由第三者引起;在100个凑合型家庭中,至少有1/3的家庭涉足婚外恋风波。举此例的目的在于说明当今社会生活中情人现象的频繁性,也在于强调婚外恋经历中忧郁症的不可避免性。
至于如何对待婚外恋者的忧郁症,当然是个悟性问题了。婚外恋的当事人,至少应该现实、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家庭和婚姻。如果确实感到自己的婚姻和夫妻感情只是一种形式,那么在情感遭遇的前提下,可以毅然同过去告别。走向充满爱的新的人生。如果是因为有了外遇而影响了夫妻感情,导致了家庭小舟的颠簸欲覆,那就该理智地思考一下,你所遭遇的感情是否值得你以家庭毁灭和夫妻反目的代价去换取?在决策以前,最好能考虑一下你们的孩子将会失去什么,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什么?有了这种理智的思考,你便会感到自己该摆脱什么,该争取什么了。
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婚外恋者在陷进不能自拔的情网时,往往会显示出一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无奈,因为他们难以舍弃已厌倦的一切,同时又难以隔断新的情感碰撞之欲,这就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于是,这种现代心理疾病,便一直折磨着所有在情感领域敢于朝着新奇、新潮迈出一步的婚外恋者。对这种心理疾病,心理学家只能毫无把握地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社会学家也只能从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判婚外恋。谁都拿不出治疗这种心理疾病的有效药方。也许这就是人情、人性的复杂性。但愿社会的发展,人情、人性的完善,能使人们强化出一种悟性,只有那时这种心理疾病才可能得到预防、治愈直至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