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轮换工业风流

1997-09-11旁木

中国青年 1997年12期
关键词:鲁山招工青工

旁木

程太昌的名字在那面红旗上飘扬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7.5万多名青工,7.5万多名青工中名字最叫得响的是程太昌。

程太昌今年32岁,论职务不过是一矿综采3队的一名采煤班长。和普通的班长不一样,他的班是突击班,而且是以他的名字命名。6年前的“五四”青年节,矿团委为他这个班举行了授旗仪式,矿长亲自把旗子交到他手上。从那天起他的名字就在那面红旗上飘扬。

红旗飘扬,他的班连年出煤量稳居全矿第一,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矿劳模和“青年突击手”。今年,他更上数层楼,被表彰为煤炭部劳模、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殊誉加身,程太昌最看重的却是那次转为正式工。

程太昌是1985年进矿的农民轮换工,家在河南鲁山。鲁山是贫困县,在乡亲们的眼里,当轮换工也是个难得的好事。那年教师节,因为哥哥是民办教师,他得到照顾,分配到矿上。在县里集中体检时,矿上去招工的人还不想要他,说他看上去不像能吃苦干活的人。也难怪去招工的人,当时他刚高中毕业没多久,身上还带着很重的学生气。

一身学生气的程太昌到矿上却如鱼得水。除了干活不惜力,在平时他还注意观察学习,偷师学艺,半年时间就初步掌握了综采机组的保养、维修技术。遇到设备有个“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他也常常能当当“赤脚医生”。之后几年,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矿团委举办的青工夜校和岗位技能培训班,通过考试取得了电工、煤机、泵站、转载机、运输机5个特殊工种的上岗证书,并在综采区班组职工业务考试中多次取得第一名。

并不止于精湛的业务技术,程太昌对矿山还有着特殊而又朴素的感情。一次,他的肋部被突然绷断的高压油管击伤,伤口缝了50多针。一位老乡劝他:“俺们是轮换工,干满5年还得回家种地,你要是落个残疾,可是一辈子的事啊!”他对老乡这样袒露心迹:“俺是轮换工,可矿上没把俺当外人,人家正式工有啥待遇,俺有啥待遇,俺不好好干可不中!”

程太昌的努力没有白费,1990年,他第一批被转为正式工。“那次,队里只分了一个指标,就给了俺。队上可有三四十个轮换工呢!”说起转正,程太昌的语气充满自豪。

猜你喜欢

鲁山招工青工
留守媳妇
将安全培训融入招工就业全过程
招工景象
露天放电影 收获快乐多
鲁山:鲁中绿巅
浅析尧文化在平顶山境内的流传关于鲁山“尧文化”的探析
如此招工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