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挂历
1997-08-20棘墨
中国青年 1997年4期
棘墨
年终岁尾,挂历绚烂地映亮了街市。据说,公款买挂历消费占了不小的比例,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我的一位朋友即是一例。
朋友的工作很普通。这么说吧,他年年都是到年根子底下了,才从亲戚朋友那儿找本挂历,或在街边买本便宜货挂上墙。今年,他的孩子上学了。挂历刚上市,孩子便缠着问:“怎么没人给咱家送挂历?”朋友先是一愣,大眼瞪着小眼,一时无话。孩子一脸纯真地仰视着爸爸:“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送给老师好看的挂历。叔叔阿姨们都说是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朋友也属“望子成龙”部落的一员,自然不愿让孩子因此“与众不同”。怎么办?买!“洒脱”出几十块,买了本“精品”给老师送去。当然也是“别人送的”啦。老师一番推辞之后,被迫似的收下了这份“心意”。看着孩子脸上自豪的笑容,朋友心说:为了孩子,值!
第二天,朋友下班一进门,发现孩子格外“趾高气扬”,留意琢磨了一会儿,终归是孩子先沉不住气了,主动拿出作业本让朋友检查。朋友打开一看,呦——很少得小红花这类奖赏的孩子,仅语文作业就绽放了五朵小红花!“好孩子,有进步!”朋友简直比自己得了小红花还高兴,在那里尽情欣赏孩子那稚拙的笔迹。看着看着,朋友笑不出来了—他在作业里发现了三个错别字。看着站在那里满脸热切静待表扬的孩子,朋友的脸由晴转阴,可是这似乎也不该怪孩子。
那该怪谁呢?朋友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最后自嘲地一拍大腿:嗨,都怪我送的挂历。
(作者通联:一000四一北京首钢烧结厂二烧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