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愧对秋白》想到的

1997-07-15胡渐逵

读书 1997年7期
关键词:古籍责编原文

胡渐逵

《读书》一九九七年一期朱正《愧对秋白》一文使我获益匪浅,受惠良多。

朱正因发现自己任责编的《瞿秋白文集》的秋白原文被莫名其妙地“砍掉了约六百字”而深感“愧对秋白”,故谨向读者深致歉意。

秋白原文被砍,朱正是“并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照理,这本是情有可原的,但他却并不因此原谅自己,反之,却惭作自责。朱正何以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是什么精神使他反躬自省?一言以蔽之,编辑的良心驱使他必须对作者和读者负责,这种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我是一名古籍编辑,整理古籍的基本原则是求是存真,在我过去编的书中,是否有妄改前人原作的事呢?有,在我接到的读者来信中,虽不乏赞扬者,但也有指陈讹误的批评者,不仅如此,还有因我水平提高后发现以往差错者,凡此种种,虽然不多,但却都使我愧对作者、整理者和读者。为此,我拟对以往任责编的书作一番认真的清理,深入思考,深刻反省,并择要撰文纠误自责,以此弥补过失而对作者、整理者和读者负责。

我由此也联想到当今整理的古籍,虽有一些精当之作,然而,以鸡刀杀牛致使佛头着粪而讹误夥颐者有之;屡获殊荣而骄矜自得,竟是汪中所谓不在不通之列者不乏其人;以欢迎批评为套话而文过饰非者亦不鲜见;至于叶公好龙者则更是比比皆是;而闻过则喜、知错即改者却惜乎凤毛麟角。如此而整理的古籍,又焉能求其是而存其真乎?

猜你喜欢

古籍责编原文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Graphene 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一颦一笑
一颦一笑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