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收藏漫话
1997-04-02邵继梅
邵继梅
在近年兴起的收藏热中,古瓷收藏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除国家博物院(馆)收藏了大批古瓷外,许多个人也收藏古瓷,不惜重金购进名贵精品。1990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42.2万英镑的高价,售出一个36厘米高的花瓶。前不久,在香港索新比秋拍卖会上,一个元朝青花牡丹纹大梅花瓶连盖,以992万港元成交价,创下元朝瓷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在1990-1995年,拍卖的清代200件粉彩瓷器,其中价格最高的是直径50厘米的清雍正粉彩福寿图撇口大盘,成交价达352万港元。
由于古瓷越来越受人们钟爱,因而对如何评估古瓷价格更为藏家关注。
古瓷鉴定是评估古瓷价格的前提。简单方法有:
一是“断代”,即鉴别古瓷相对烧造年代,如景德镇古瓷一般分为五代、宋朝早期、中期、晚期,元朝前半期、后半期,明朝与清朝要求按照帝王年号来分期。
二是“断窑口”,即鉴别古瓷的产地,如浙江龙泉窑、福建德化窑、江西吉州窑、景德镇湖田窑等,各地又有官窑民窑之分,还有以年代(景德镇明代的永乐窑、定德窑、成化窑)命名的,以窑主姓氏(景德镇的崔公窑、郎窑、年窑、唐窑)命名的。
三是“断优劣”,即鉴别古瓷的质量和价值。质量是指古瓷本身是否存在变形、裂痕、阴黄、剥釉、脱彩等缺陷,价值是指某件古瓷的历史、科技、艺术方面的价值,能否代表某时期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国内外稀少的古瓷往往是珍贵品。
四是“断真伪”,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静穆如玉,伪造者可见去浮光处理的痕迹;古瓷土锈入釉,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即去之;古瓷用笔(刀)流利自然,伪造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古瓷釉上彩,在光照下彩色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伪造者则无。
总而言之,鉴别古瓷既要凭经验,还须熟悉各朝代生产瓷器的特征,有必要时借助现代科技进行物性测定,以提高其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古瓷估价,一般是时代越远,价格越高,实际情况并非绝对。比如清顺治年虽在康熙年之前,而前者制瓷品位不高,所以其价值在康熙之下。名窑出产的瓷器价高,而名窑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价值更高。明清两朝,瓷器有款识者比无款识者价高,但在此之前,如宋、元时期瓷器却少有款识,则大的比小的价值高。另外,人们对古瓷审美价值和其它文化环境因素,即“时风”也对瓷器价值产生影响。在七十年代,港澳台地区认为瓷枕是殉葬品,彩头不好,其价也低,到八十年代,由于收藏观念发生变化,作为古董的瓷枕,价格陡然上扬。
国内外古瓷收藏者不计其数。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1947年进故宫从事研究陶瓷近五十年,自己收藏了汉、晋、隋、唐、五代、宋、元和明、清各个不同窑址的古瓷,在他的客厅书架上,摆放着汉代的陶罐、唐代的黑釉瓷、元代的钧窑以及磁州窑、龙泉窑的瓷器,还有明、清的青花瓷、彩瓷等。似一幅中国陶瓷的历史画卷。另一位名叫张海国的古瓷收藏家,原在景德镇的陶瓷科研所工作,专门进行国家用瓷的研究。1989年他退休回上海老家,继续埋头陶瓷的研究和收藏,四十年来他的陶瓷藏品日益丰富,其中有景德镇的传统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雕塑瓷,又有宜兴紫砂壶、越窑青瓷、洛阳唐三彩、福建白瓷、龙泉影青瓷、河南钧窑瓷等,还有荷兰、英国、日本、法国、卢森堡等国的瓷缸、瓷罐之类。不久前,有位朋友被他收藏的几百件古瓷所吸引,当场开价数十万元,希望全部吃进,被张海国婉言拒绝。新加坡学者罗炳鑫,收藏了包括各朝代名窑精品和宜兴陶壶在内的中国陶瓷三百多件,仅用于购买景德镇传统名瓷名作就达四十万美元。他以瓷会友,专门购买一栋房屋藏瓷,取名“醉陶轩”。
碎瓷片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不屑一顾,可漫画家毕克官却已收藏了碎瓷片将近四千块,有不同的花色品种九百多种。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曹建文,收集了上万瓷片,举办了古陶瓷片收藏展览。在坦桑尼亚海滨城巴加莫约,一个看守古清真寺废墟的老人,收藏中国明、清瓷片数百块,成为人们广为传颂的佳话。
(责任编辑/丰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