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

1997-03-18刘少林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4期
关键词:职称学历教师队伍

刘少林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是以教师队伍的业务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发展过程。它关系到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层次定位、整体优化和发展趋向。学科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过程。因此,全力以赴抓好学科建设工作,对于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使人才培养规格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重新规划,教师专业结构要加速调整,教师业务素质要尽快提高。只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新激活教师知识增长的细胞,实现以增强业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教师队伍整体优化,才能增强活力,提高高校学术层次和地位。

1.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

学科建设是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规划和指导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也往往是以学科、专业发展为目标而展开的。每个教师从在高校进行业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会积极思考和时刻预备着学科发展中专业方向的选定,而其它方面工作的进行都会服从和服务于专业发展目标。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即使综合性很强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也首先要把它分解为学科比较单一的课题,然后由从事不同专业的教师分而治之。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组织研究力量,要确定业务发展方向,要制定发展规划,都要以学科、专业发展确定任务、创造条件,这些无不与学科的建设相联系。这是因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特别是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人的知识发展的表现,只有教师的学历提高了,业务水平上层次了,学科也就发展了。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中心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诸方面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总是围绕着人才建设、教材建设、器材(包括现代化的设备)建设三个方面的任务展开的。而学科建设是这三个基础建设的综合性实施过程,并把它们有机统一起来。从师资队伍力量组合上讲,选择人、培养人、使用人都是以学科、专业特长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程度为标准而决定的;从学科的科研基础上讲,教材建设是教师队伍发展过程中学术成果的丰富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从物质保证条件上讲,器材、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反映出教师队伍建设物质条件的优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都是学校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学校的实力。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越加强,学校事业整体建设的任务才会落实,学科建设的目标才易于实现。

3.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需要提出来的。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本校特色和优势选择学科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争取科研立项,申报学位培养点,建立学科、专业梯队,确定和培养学科带头人等等,这一系列学科建设的基本活动,无一不是为着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学术水平,无一不是在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无一不是在客观上促使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专业知识结构层次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只有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不放松,高校学科建设才能上层次、上水平、上台阶,并得到稳步长足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学科建设是以促使专业快速发展、学术水平全面提高为基础,以全面优化专业教师队伍为目标的一个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在于促进教师队伍上质量、上水平。那么,在学科建设中如何促进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呢?

第一,学科建设中,重视并逐步建立高层次的学历结构目标,促使教师以各种方式改变低学历状况。

学历表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在高等学校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者逐年增加,标志着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术水平朝着高学历化目标发展,为业务上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条件。学科建设中之所以强调高层次的学历结构,正是基于学历所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层次和专业素养在学科发展中的互补性提出的。一个完整的学科应当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教师均具备的最佳力量组合,才能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科学而又合理地承担对应的任务。至于各种学位教师占多大比例合适,则要根据学科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担负的任务来决定。学科建设中,不断提高高层次学历所占比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科的学术地位,而且可以增强学科在竞争中的优势。学科建设中形成的高层次学历结构目标,迫使教师通过攻读学位、专业进修、出国深造、在职研修等不同方式提高学历,从而使自己学历水平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第二,学科建设中,提倡高学衔化的职称结构目标,促使教师向更高的专业水准努力。

职称是一个人在业务实践中实际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标志,专业技术职称的取得有严格的条件,是教师在长时期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中,业绩和成果的逐渐积累,经过组织严格考核、筛选、评审才能获得。学科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学位授予点,而要达到学位授予水平,必须有以高级职称为主体的合理职称结构。一个健全的学位授予点,必须有较高水平的高级职称教师为导师组,并配备相应的专业梯队人员,才能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学科建设中这种高职称化的要求,给中青年教师确定了向高职称目标努力的方向。这种为教师专业职称上的目标定位,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和专业学术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学科建设中,强调专业特色和优势,促进教师在科研上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学科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强调具有代表本学科水平和发展趋向的科研立项,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积极争取国家、部门、地方立项的科研课题,有条件的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自己立项进行科学研究。教师是承担和完成科研任务的主体,在完成这些科研项目的开题、调研、分析研究过程中,只能促进本身业务上的不断进步。教师队伍也只有获得足够数量的科学研究任务,才能为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找到出路,逐步形成学科建设上的优势和特色,也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因此,学科建设越加强,教师培养力度就越会加大。因此,抓学科建设中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是全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驱动力,是调动教师业务活动积极性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科建设中,要求保持队伍发展的低龄化趋势,促使教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要形成合理的梯队,首先从年龄结构上应当趋于合理。学科建设是未来世纪教学、科研力量的准备,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及时补充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点学科带头人岗位,会使教师队伍群体新生力量加强,会对教师队伍的长期发展增加稳定性。选择中青年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人才培养,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参加重点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必然会使他们在业务能力上得到锻炼,在学术水平上得到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都会产生积极效应。

三、加强学科建设,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面对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年龄严重老化、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员、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等等,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水平降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教师队伍的正常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因此,要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为重点,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和教师队伍质量的全面提高。

1.要加强学科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必须树立学科质量意识。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革进程的加速,新的历史时期专门人才规格的高层次化,培养人才周期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低龄化”的要求,这促使我们必须树立学科质量意识。其一,要认识到学科建设的过程,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过程。实行学科调整,新学科代替旧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如果不及时吸收新的知识,不涉入新领域探索未知,就难以在高校的讲台立足,更难以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其二,要认识到学科建设的过程,是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化过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也有一个起步、发展、提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起步阶段只能要求应付当时的基本教学任务;发展阶段要求从大面积上进行广泛的培养提高,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而提高阶段则要以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组织梯队,提高学历,提高职称,提高水平,以适应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其三,要认识到学科建设的过程,必然会促进人才流动。这种流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才尽其用,是人才资源的一种挖掘,是人才浪费的一种节制,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用人制度上的一个进步。

2.要加强学科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必须做好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规划。

首先,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对教师队伍的现状作出客观的分析估计,以保证决策依据的可靠。在发展目标上,要根据任务提出教师队伍与学生在数量发展总体上的合理比例;在任务上,要及时确定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总体方案。其次,根据国家下达的培养人才的任务,确定各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划,提出学科建设计划,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再次,以学科为整体提出教师队伍岗位设置计划,对各岗位上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作出相应的规定。教师队伍长远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是教师队伍力量的调整过程,也是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过程,它必然会对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起到促进作用。

3.要加强学科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必须加大培养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力度。

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重在培养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必须坚持计划性、持久性和连续性,方向要明确,态度要坚决,考核要严格。教师的业务培养提高工作要坚持“高效、务实”的原则,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在强化培养力度上,要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轴心,为教师提供和创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条件,从总体上改变目前高校教师低学历层次的现状。鼓励教师申报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中提高其科研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和协作攻关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对在国内外高层次刊物上发表有创见性论文或出版有高价值的专著要给予重奖。要加强对教师培养提高的指导。培养提高方向要按学科建设需要作出规定,培养提高的绩效要限期达到,培养提高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

4.要加强学科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专业学术质量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学科设置是否合理、学科研究方向是否正确、队伍发展上力量组合是否优化、学术成果价值是否重要、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中的专业学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专业学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必须坚持评估的客观性。在评估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依据事实准确分析判断问题,中肯、合理估价成果。(2)必须坚持评估的科学性。在评估中,要按照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提出指标,确定评估对象,设计评估程序和方法。(3)必须坚持以评估促建设的方针。在学科建设中,自我评估是变被动建设为主动建设的过程,只有自觉地检查、发现不足,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取得学科建设的主动权,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职称学历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职称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