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栽棵苹果树

1996-12-31胡子宏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4期
关键词:水果摊年少时小子

胡子宏

曾经美丽的年龄伴随着岁月的磨砺在自以为体悟透彻的人生中一去不复返,那曾拥有的雄心壮志因为生活的奔波而演变得几近平庸。成家立业,使男人肩负了沉甸甸的责任,而对强者的形容,许多文字都称之为松柏般的伟岸。而我,在感悟生活的滋味里,却时刻视自己的青春花季为一棵矮壮的苹果树。青年时代,我必须绽放些许鲜艳结实的花蕾——在我的情感深处,珍藏着一种刻骨铭心的苹果情结。

小时候,自从吃了奶奶从青岛亲戚那儿带回家的一个苹果,我便常常幻想最好的命运莫过于甜甜美美地吃上几个苹果。上了小学,每当我考了第一名,父亲就兴高采烈地把我举过头顶,这时,我大脑中就涌出吃苹果的强烈渴望。终于有一次,当父亲又一次把我高举时,我怯怯地说:爹,啥时让我吃苹果……

那是个阴沉沉的夜晚,屋里的油灯昏暗地映出父亲长长的身影。父亲冷却了笑容,缓缓把我放下来,刹那间我感到一种极度的失望。父亲说:小子,考大学吧,考上大学可以天天吃苹果……

父亲锻造了我“考上大学”的辉煌梦想。

十几年后,我携新婚爱人回到老家,偶尔翻出了小学时一本日记里的几句话:我唯一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爹说考上了可以天天吃苹果。

小学五年级时,我经历了难忘的一天。我从奶奶床铺下偷了一把硬币,和小伙伴们逃课去了县城。电影院门前是水果摊,用1毛5分钱买了电影票后,其余的钱便都买了苹果,我和小伙伴们美美地享受了一番。回到家里饱尝了跪砖的滋味后,我才知道那是奶奶仅有的8毛钱。父亲暴躁地说:记住,想吃苹果就考大学去,可以天天吃苹果,不准偷别人的东西,要吃就吃自己的苹果。

上了高中,家境渐好,终于能吃上几个苹果了,有时回家前,我就从学校门口的水果摊上给奶奶买几个苹果,这时,父亲的话语就又涌上心头:小子,考上大学,天天吃苹果。直到有一天,父亲送我进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果真,校园里有大片大片的黄元帅苹果树。入了校门我就愣了片刻,刹那间,我突然意识到:呀,自己梦想成真了!

上大学的第一天,同宿舍的“小广东”利索地把一个苹果削了皮递给我,我又递给父亲,我和父亲竟相视无言。父亲悄悄地对我说:小子,到底能吃上苹果了,记着,要吃自己的苹果。

入学时正是金秋季节,每位同学都分到了一脸盆苹果。看到宿舍的同学把不甚成熟的果实抛出窗外,我顿时感到一种极难堪的惊讶和痛苦。我念起在农村田间劳作的父母和妹妹,我就想:他们是不是也能吃上苹果?而我,何时让他们吃上苹果——吃上我自己的苹果呢?

参加工作了,第一次发工资时,我所居住的这座小城市早已飘了零星的雪花。在一个周末,我买了十几斤苹果,颠簸了数百里回到了老家。我对奶奶和父母说:这苹果,我今天要吃个够——这是自己的苹果。晚上,我就躺在农家的土炕上夜不成寐,苹果的香甜仿佛时时冲荡着我大脑的神经,我的泪不由自主地淌下来,我又想:我今天带回家的,岂止是几斤苹果呢?

如今,孩提的梦想在现实中似乎暗淡了许多。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坐在家中电脑前,我思索和描绘着更广阔更深刻的事情。有时朋友送来整筐的苹果,而家门前的街道中也摆了好几家水果摊,这使得我狭窄但温暖的家中常常飘着苹果的香气,我咀嚼那苹果却再也寻不到年少时渴望的香甜,心中回味的总是往昔的辛酸。

在今天,我把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摆到自己的家庭电脑上,一边敲打着文字。我从不认为年少的理想是可笑的。回想起来,少时的梦想尽管极为简单和幼稚,但正是这种简单幼稚的梦想催我由一个农村孩子成长至今。人的愿望不见得太神圣太伟大,但每一个美好愿望的实现都要经过自己坚实的努力。

父亲说过:小子,要吃自己的苹果。当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后,当我每做完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我都觉得自己如年少时一样,是在胸怀中的信念中种上一颗苹果的种子,我期望把这些种子培植成为苹果树,让这苹果树在自己的汗水浇灌下茁壮成长。我希望我自己和我的读者们牢记: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有许多苹果般鲜艳甜蜜的目标和愿望,要想使其梦想成真,只有脚踏实地,怀着执著的信念和力量去拼搏去奋斗!

(晓晖摘自《当代青年》199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水果摊年少时小子
流浪
都这么熟了
卖水果
三字经(节选)
《绝望的橙子》
淋雨
超级小子
做个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