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悲伤

1996-12-31

祝您健康 1996年12期
关键词:丧亲逝者痛苦

伊 燕

悲伤是一种疾病吗?精神科专家恩格1961年发表论文指出,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创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他认为,悲伤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态。如同身体有恙痊愈后需要时间复原,一个面对悲伤的人,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来为自己的悲伤进行哀思,以求得新的平衡。

世界医学界近来也在身心整合的医学领域发现愈来愈多的例证,它们显示长期的悲伤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丧亲是一个高度情感失落的问题。丧亲者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包括悲哀、愤怒(怨逝者弃己而去,或气自己)、愧疚感和自责、焦虑、孤独感、疲惫、无助感、惊吓、苦苦思念、解脱感、轻松、麻木(作为一种防卫,阻塞自己的感觉,以避免难以承受的痛苦)……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悲伤反应;然而,当某一种感觉持续过久过强时,就有可能变成病态的悲伤反应。

丧亲者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和悲伤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胃部空虚、胸部紧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产生人格解体的感觉(例如“我走在街上,可是没有一件事令我感到是真实的,包括我自己……”),以及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等。

悲伤的体验也会影响丧亲者的认知。例如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依然存在,产生幻视或幻听。在行为上可能产生的改变则是失眠、食欲不振、心不在焉、社会退缩行为、梦见失去的亲人、避免提起失去的亲人、寻求与呼唤、叹气、坐立不安、多动、哭泣、旧地重游及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等。

失落所爱产生的冲击和悲伤来自于人类“依附”的本能。研究依附、失落理论甚多的英国精神科医学家约翰·鲍比认为,人类有和他人发生强烈的情感联结的倾向,当这种联结被威胁或破坏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他认为,人在早期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证,就会对少数特定个人产生依附关系,不论对象是小孩或成人,均属正常行为。

正由于失落剥夺的是人类依附的基本需求,因此。悲伤是必然的结果;而为自己的失落陷入哀思,则是走出悲伤的复原过程。在心理辅导中,哀思被视为调适失落的必要“过程”。该过程中有四项任务,悲伤的人必须完成这些任务,才能完成哀思的过程。个人必须面对与亲人分离的事实,完成哀思的过程,才能真正走出悲伤、继续人生。

“丧亲”是悲伤辅导中常见的问题。丧亲者会因为和失落对象的关系、依附的本质、死亡的形式、丧亲者过去的悲伤经验以及个性特点(年龄、性别、压抑感觉的程度、处理焦虑的能力、克服压力的能力)等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哀伤,因而需要不同的时间来哀思并复原。

基本上,哀思过程有以下四项任务。

首先,是接受失落的事实。许多延续失落历程的人,发现自己会企图寻找失去的对象,或错认他人;有些人则拒绝承认死亡的事实、失落的意义或失落的不可逆转性,希望死者会回来。这些情绪,将使失落者在走出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不前了。

专家强调,接受失落的事实需要时间,因为它不仅是理性的接受。也是情感的接受。生者可以在理性上很快理解失落的事实,但却要在很久以后才能在情感上完全接受。

第二个任务是经历悲伤的痛苦,包含人在失落后生理、情绪、行为上的痛苦。虽然每个人经历痛苦的程度和感受痛苦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失去自己曾经深深依附的对象而完全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

完成经历痛苦这项任务的方法,就是不去感受及否定痛苦。有些人只想逝者较差的一面。以免除不舒服的感觉;也有人借饮酒、服药,或者外出旅行,来逃避悲伤的情绪。

事实上,悲伤是无法逃避的。鲍比曾说过:“这些逃避悲伤的人迟早会崩溃,通常是陷于忧郁。”悲伤辅导的目的,就是协助人们克服完成第二项任务的困难,以免一生都难以摆脱这种痛苦。

第三项任务则是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以前所不熟悉的角色,并开发以前不具备的技巧,迈向经过重新评估的世界。个人若是不能正确认知环境的改变,修正逝者所代表的意义,重新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可能就会被矛盾所困扰,从而裹足不前,延缓发展。

最后的哀思任务则是,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到其他关系上。

就如弗洛伊德所云:“哀思得完成一项特定的心理任务:让生者不再将希望与回忆寄托在死者身上。”唯有在日常生活中,哀悼者不再强烈需要恢复逝者的形象,哀思才会结束。

正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的:“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对我开放,令我快乐。我自知,终我此生,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和回忆将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无论喜欢与否,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丧亲逝者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逝者师友二题
寻找夜晚的银河:网络中的丧亲者
失去亲人的伤痛该如何抚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丧亲者哀伤应激干预策略探讨
谁痛苦,谁改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分担痛苦
女性丧亲者丧亲事件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痛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