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握手,接通生命

1996-08-28潇梅

中国青年 1996年5期
关键词:管宁钟子期功用

潇梅

因为编辑这组“交友”的稿子,我重读了先贤圣哲们关于“朋友”的精彩篇章。西方哲人更强调友谊对人生的功用价值,而中国的先圣又过分夸张友谊的知音境界。注重功用也好,推崇知音也罢,共享快乐,交友之乐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我想起两岁的儿子在幼儿园学的第一支歌: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常常被这首儿歌深深地打动。两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甚至襁褓中的婴儿第一次在妈妈的指导下“手拉手”时,他们就找到了“朋友”的最原始、最本质的感觉,得到了朋友二字的天机要义。

手握手,接通生命,传达温情,化解敌意,慰藉心灵,这是友谊的最本源的欢歌。

什么时候我们给友谊负载了那么多的功用?以至于某个人缺少某种功用,我们便抽回伸出去的手,将友谊连根拔掉。

朋友的确有用,但“有用”是我们交友的唯一理由吗?择“用”而交,不是交人,而是交“用”;这时,我们只是在与这个人的某种职能打交道,我们在乎的是他的身份、地位,是利益的交换。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问”,这种友谊是奔着“富”字去的,是以利益为价码的。所以,中国的先贤推崇“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淡,不那么厚重粘稠,流起来通达畅快;水淡,不腻不成为负担,才能持久。

至于情投意合,这是朋友的最高境界。伯牙弹琴,音调高昂激越,砍柴人钟子期闻声驻足,叹道:“巍巍乎高山。”伯牙又奏出奔腾回荡的旋律,钟子期说:“潺潺兮流水。”两人于是成为知音。在交友时,我们推崇这种纯粹的心灵交流。但知音难得,可遇而不可求。

不必对朋友苛求。《世说新语》载:管宁和华歆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车子、戴着礼帽的显贵人物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不误,华歆却放下书本,走出去观望。管宁就割断席子,将座位分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其实,人各有异,人各有志。做不了知己,还可以做一般的朋友。我们平常讲的谨慎择友,只不过是为了避免与那些凶恶的有破坏性的人交往;至于有些平庸、无能的人,更不必苛求。或许,在交往中你还会帮助他们有所改变。

不必封冻自己的心灵。朋友多种多样。歌友,诗友,画友,棋友,酒肉朋友,甚至“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嘛!我们交往的是人,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朋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学会接纳各种不同的朋友,学会尊重异己,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广。佛说,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高山流水,这是生命的共鸣。见面握握手,这是生命的尘缘。

所以,珍重人缘,宽以待人,可以开开心心交朋友。

猜你喜欢

管宁钟子期功用
钱穆眼中的三国第一人
清明节气的形成及农时功用
伯牙鼓琴
何谓“知音”
古诗文用典功用略谈
风药之功用辨析
管宁割席
割席分坐
功用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