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捧一颗心来

1996-08-28徐鸣

中国青年 1996年2期
关键词:团县委团省委交朋友

1990年冬,我在江苏镇江的一个郊县任县委书记,省委调我到团省委工作。此前,我并没有做过共青团工作。抱着急于请教的心情,我敲开了当时市委一位领导的家门,因为他在五六十年代曾从事共青团工作。了解我的来意后,这位领导半倚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很久,他缓缓地说道:“徐鸣同志,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但并不容易做好。我送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半句话,五个字,叫做‘捧一颗心来。”

就这样,我捧着一颗心,来到了共青团的“领地”。

热心待工作

到团省委以后,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先下到基层。在与基层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广泛接触中,我很快体会到了“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但并不容易做好”这句话的含义。

江苏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崛起,撑起了江苏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青年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懊恼;既有思想问题需要排解,也有实际问题需要帮助。其中既有共青团能办的事,又有共青团确实办不了的事。新时期的团的工作真是既好做又不好做。但是,我有一种感觉很真切,只要在团员青年中,你就会获得工作的源源不绝动力。

记得1991年夏,我在苏州农村检查共青团工作。一天,上午开了乡镇企业团干部座谈会,下午接着检查了两个乡的。企业共青团红旗岗活动情况,晚上又参加团县委组织的城镇青年演讲比赛。在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团县委书记悄悄把我拉到会场门口,指着几位守候在那里的农村青年,十分为难地对我说:“这几位是城郊一个村团支部的同志。他们举办青年农民技校坚持了好多年,今晚

是又一期培训班结业。他们听说你来了,晚饭后就等在这里,想请你去讲话,给他们鼓鼓劲。可我又知道你这几天很累……”我望着几位农村青年热切的目光,心头不禁一热,没听完团县委书记欲言又止的话,便拉着他一起到了那个村的青年农民夜校。那天基层团员青年的热情促使我一气讲了两个小时,青年们回报我热烈的掌声。从村里回县委招待所的途中,我打开车窗,江南田野的风尽情吹拂着我,蓦地,夜幕中一颗流星划过,我突然领悟到,共青团工作是一项需要热情与激情的事业,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青年,热心待工作是成功之道啊!

诚心对同志

在工作和生活中,基层团干部是很不容易的。在青年中,你是个头,要处处以身作则;在社会上,人家视你年轻,许多事并不被重视。眼见得青年伙伴或下海经商闯出了一番天地,或仕途顺利事业有成。而团干部则在团的岗位上甘守清贫,追求卓越,这份精神实在可贵。作为一级团委领导,我觉得有责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团干部转业的时候,我和团省委的同志努力从各方面做工作,一遍又一遍地找市县领导,争取能够安排好。因为我知道,安排好一名团干部,就能稳定一批团干部。

当然,团干部也有弱点,也需要帮助,有时候“响锣也要重锤敲”,关键是要敲好、敲响。我熟悉的一名团干部,在团的岗位上工作多年,工作积极肯干,为人热情诚恳,就是有一个毛病,好喝几口酒。记得一次,我带队到这个市考察团干部,市委组织部也派人参加。就在这节骨眼上,他晚上陪朋友喝酒,酒醉后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第二天早上,他带着包扎的伤口来看我。我心里真是又痛惜又气恼,狠狠批评了他一顿。他也十分后悔,并表示要吸取教训,改掉这毛病。在后来的考察过程中,我们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对他的公正评价,并为他在团委内外作了不少工作。考察后,我和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一起找他谈话,既指出了他要注意的方面,又充分肯定了他工作的成绩。他为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以后工作表现一直不错。

团干部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有创造力,又因为团干部年轻,好强,好幻想,所以既要严格管理,又要方法得当。我们对同志捧出一颗诚心,诚心实意为了团干部,团干部也会诚心回报共青团事业。

爱心献青年

共青团是一个青年组织。这个组织之所以为青年拥护,就在于她为青年服务,代表青年的利益,反映青年愿望。而要做到这一点,团干部就要广泛地接触和交结青年朋友。

说老实话,作为团省委书记,与团干部接触比较多,交朋友也比较容易,但与普通青年交心、交朋友就不那么容易了。尽管你可以多参加基层青年活动,广泛与青年接触,但青年人见到你恭恭敬敬,这种接触很难深入。后来,我发现,与普通青年谈心、交朋友最好的办法是通信。到团省委工作以后,总能不断收到一些青年朋友的来信。我白天事情多,就晚上带回家处理。晚饭后,把自己关入书房,在台灯下泡一壶茶,细心打开青年的一封封来信,就像打开了青年的一扇扇心扉。从那或清秀、或稚拙的字里行间,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然后铺开信纸给来信青年写复信。有的是谈思想,有的是帮助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种回信大多是谈心式的、朋友式的交流,免去了客套,直抒胸臆。这时,我真感到这是一种享受。最使人高兴的是读青年朋友收到我信后的复信,他们在信中不把我视作团省委书记,更多的是当作兄长,视作挚友。像这样的来信,我都会放在案头,看上好几遍。

当然,与青年朋友通信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事。1994年夏天,我收到一位乡镇机关青年同志的来信,信中没有说清事情的由来,却充满了一种激愤的情绪。我意识到这里有原因。向乡镇团委打听,知道这位青年同志因一件小事,被乡镇领导误解,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当时,我正在这一地区参加扶贫工作,便几次通过熟人,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向乡镇领导反映,最后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事情解决后,我给这位青年同志又去了一封长信,与他一起探讨青年人的处世立身问题。几天后,这位青年同志专程来看我,我们在一起聊了很多很多。

作为一名团干部,与青年通信、谈心、交朋友是普通小事。但我想,在每一件小事中渗透对青年的一份爱心,一份关心,就会有助于共青团的大事业。

虚心留自己

华年似水,青春易逝。5年的共青团工作,虽然自己依旧有一颗年轻的心,但人已近不惑。然而,我始终热爱青年,在同青年的接触中,我能感悟到最纯净的气息,学到许多东西。

那是1991年春,我刚从事共青团工作不久,应邀到一所高校给团员青年上团课。我从中国近代史讲到中国革命的兴起和中国共青团的光辉历程。团课结束后,有一位青年学生轻轻拉住我,他笑着夸我团课讲得好,又说想就中国革命的一些问题向我请教。这位历史系4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十分熟悉,他对中国革命的成因从外部压迫到内部矛盾讲得头头是道,令我十分叹服。我感慨良多,我们的工作对象是青年,这一代青年勤奋好学,不断进取。要做好团的工作,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几年来,我养成了认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从青年学、社会学、心理学到历史、文学、经济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书籍,广泛浏览,汲取知识。就这样,向青年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努力使自己和青年一起走在新时代的前列。

这几年的共青团岗位实践,我自己感觉,只要用心去做,也就有收获。想起当年老领导送我叶圣陶先生的半句话“捧一颗心来”,确实是受益匪浅。叶圣陶先生的后半句话是“不带半根草去”。我想这位领导毕竟是老团干,他知道,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只要捧一颗心来,尽管带不得半根物质的草去,但获得的精神财富,却是一生一世也受用不尽的。

猜你喜欢

团县委团省委交朋友
与“都”交朋友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团省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回头看”座谈会
与『和』交朋友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人
新时代 新青年新征程
——2017年陕西共青团工作巡礼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们”字交朋友
团省委启动2008年度河南省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