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政治冷漠
1996-07-15金安平
金安平
《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十期上《政治冷漠是不是坏事?》一文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观点。中国的百姓如都能像文中所说那样,“过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而活着”,不去操心政治而政治却很清明,那该多么轻松。然而,中国民众真的趋于政治冷漠化了吗?
政治冷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它既可作为相对于政治参与而言的对立面,同时,它也可包含在政治参与之中,即它也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消极参与。人们可以通过政治冷漠如逃避政治义务、投票时的弃权、有意沉默、不合作等消极参与方式影响政治进程。因此,政治冷漠不只作不关心政治解。其实,它可相对于政治狂热而言,尤其在中国。由于中国有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狂热,所以一旦那种“波澜壮阔”的场景结束了,就显出了——种“政治冷寂”。
中国没有自由主义的传统,但不乏革命的民主主义精神。虽然今天政治革命的风暴已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淹没;革命的豪言壮语和口号变为杯觥交错中的“恭喜发财”;对革命英雄的崇拜已换为捧星、追星;对“fashion”的追求早已抛弃了对革命红色的偏爱。然而,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或就在餐桌上茶壶旁,政治新闻仍是人们不厌的谈资;政治笑话的吸引力超过了桃色新闻;中国领导人每一次亮相的排名座次仍被人们无比敏感地关注着;各种“政治谣言”不再神秘地被快速传递着;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忙碌中,人们仍没忘伸长了一只耳朵注意一下政治动向。有人说,如今中国最关心政治的莫过于站在市场经济潮头的那几百万上千万股民们。不少股民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分析和关注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主管宣传的处长们。
这就是中国的民众。他们还没有学会政治冷漠。眼下他们可能不对政治运动感兴趣,但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冷落政治。青年历史学者高毅曾用“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来描述法兰西民族的风格,中国人又何尝没有这种特征。在中国这种政治还需要关心、政治机器让极少数人鼓捣还不让人放心的情况下,中国人关心政治的传统更不容易丢掉了。况且在中国,政治好不好,不是由老百姓过问不过问决定的。
所以,痛恨国人“功利主义”、“政治冷漠”的忧患之士用不着悲观,欢呼民众学会了政治冷淡的自由主义理想主义者也不必乐观。中国的事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