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与“政治正确性”
1996-07-15孙康宜
孙康宜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在美国,“政治正确性”(Politica1 Cor-rectness)已经成为令人感到如履薄冰的准则。整个这一股文化风潮始于女权主义的兴起。对于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彻底的两性平等必须建立在语言的更新上,因为语言是人类内心思维的真实反映。打自七十年代起,许多主张妇女解放的人就专注于传统语言的颠覆及解构。其中最积极的策略莫过于出版新字典,以求全新用语的“典律化”(Canonized)。例如Kramarae及Treichler于一九八五年所编的《女性辞典》(A Feminist Diction-ary)就引起了广泛读者的共鸣——作者旁征博引的风格,加上所引资料的历史权威性,都让男女读者由衷地信服。随着女权主义的流行,人们已学会举一反三地使用破除性别歧视的新语言。
引人注目的是,最近牛津大学出版社也采用“政治正确性”的策略来发行一本改写的圣经:《新约与诗篇——属于大众的圣经》(TheNew Testament and Psalms,AnInclusive Version)。根据这本企图纠正“保守语言”的圣经,上帝应被称为“天上的父母”,而非“天上的父”。基督是上帝的“孩子”,而非“上帝之子”。于是那段有关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而死的描写变成:“上帝的孩子临死前在十字架上说道,‘我天上的父母啊,我把灵魂交在你的手中。”同理,“主祷文”的起句也从“我们在天上的父”改写为“我们在天上的父母”(“Our FatherMother Who are in heaVen”)。对于许多虔诚的基督徒来说,这种窜改圣经的举动是不可原谅的,甚至是十分可笑的。然而语言是很奇妙的,它一旦被开始使用,就有转为约定俗成的可能,这正是女权主义者的一贯信仰。
语言的“政治正确”性风潮也已引起汉语世界的关注。在一九九五年第八期《读书》杂志中,英国作者Paul Crook为此发表了意见。我想指出的是,目前主张走语言“政治正确”路线者大多是男性,他们常用一种打抱不平的口气来策划新的女性主义,希望用语言逻辑来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反之,许多女性都已超越了“政治正确性”的需求;因为九十年代的女性已不再以颠覆男性霸权为标,她们的行动就是最有力的语言。对她们来说,最正确的路线就是,既要做一个自由的人,也要做发挥女性潜能的女人。这不是什么政治策略,而是多元文化下所产生的自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