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1995年流行音乐
1995-08-22金兆钧
金兆钧
虽然距年底还有一段时间,但1995年流行音乐创作的疲软已成定局。与1994年热热闹闹的局面相比,1995年的歌坛确实乏善可陈。
但应该说,1995年流行音乐的发展实际上是1994年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令人沮丧的现实底层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题目。
一、抄袭、抄袭再抄袭
1995年之始,歌坛创作中的抄袭之风大盛,一系列令人似曾相识的作品相继登堂入室,滑稽的是:其中一些作品居然还大为走红,在各地的排行榜上频频告捷。这种风气到了八九月份终于引起了批评界的愤怒,一批乐评人开始向这些抄袭之作开战了。
流行歌坛的抄袭之风其实由来已久。早在80年代,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作曲家的一首名作就几乎是从头到尾地抄袭了《恰似你的温柔》,到了1990年,一首非常著名的亚运会歌曲则在副歌部分公然抄袭海顿的F大调第17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1993年,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片尾歌第一句则出现了《卡门》中的片断。
1994年以来,这个问题逐渐显得严重,一个歌手新专辑的主打歌在南京演唱的时候,台下坐着的一群音乐人不约而同地开始同步唱起了罗大佑的《追梦人》,居然合得丝丝入扣。而另一首广州方面的新作品初一听去,怎么听也是《让我轻轻地告诉你》的姊妹篇。1995年初,一首获得大奖并大为走红的歌叫很多人想起了苏芮。而通过电视广为传播的另一首走红作品则不折不扣地是去年走红的《中华民谣》的翻版,而该作者的另外一首相继推出的作品居然又与自己这一首同出一辙,该作者大概自己也有所察觉,于是在演出时都要说,我下面唱的这首是前一首的姊妹歌。
流行歌曲如此,一些号称个性十足的另类创作也有同病。一个摇滚爱好者一天在桑拿浴室休息厅里居然听到了国内某摇滚乐队主打作品的外国原版,而今年年初颇有轰动效应的一首个性突出的另类作品也让几个摇滚专家找到了原版。
抄袭现象能够大行其道有着深层的环境因素。
首先,从创作者方面来看,近年来出现的一批年轻作者大多没有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因此,他们拥有的是新的感觉和感受,少的是功力。这样,他们在创作当中常常会无意中把曾经听过的优美的旋律当成了自己的。而当这样写出来的作品非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获得好的市场反映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把无意中的抄袭变成了日后自觉的行动。
其次,批评界虽然有许多人了解这种情况,但更多地出于对作者的爱护或者是人情上的关系,没有在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尖锐的批评,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风气的泛滥。
最重要的,急功近利的商业目的是抄袭之风最强大的支持者,一些唱片制作商和出版商明明知道这些作品的问题,却因为这些作品能够有较好的市场反映而坚持出版和继续约请这些作者进行创作。
当然,这些作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走红也说明听众素质的低下,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最直接原因就是我们的国民音乐教育基本上没有达到基础性的水准。
抄袭之风何时能够得到控制,更多地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批评,如果批评能够在公众中揭露一些典型的抄袭之作,当会对歌坛风气的净化起重要的作用。
二、灰色效应的弥漫
1995年的歌坛与1994年相比,一个明显的动向是风格的多样化,以《东方时空》音乐电视栏目今年推出的95新歌系列为代表,我们可以感受到唱片制作正在向各种可能的方位进行新的探索。例如,对边远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再挖掘是旋律探索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类,《诺言》《爬山调》《倮倮谣》等都是例证,而以《梅》的纯弦乐编曲为代表,编曲方面也出现了向传统手法回归的趋向。
然而,作为流行歌曲最重要元素的题材则没有出现太大的进步,而且,1995年歌坛在作品基调上越来越严重地弥漫着灰色情绪。涉及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少,作品题材似乎受到了文学界近年来伪30年代风格的影响而日益远离真实与现实,这点在MTV的拍摄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爱情是灰色的,态度是灰色的,缺少健康,缺少明朗,缺少激情,缺少美好,没有真切的幸福,也没有真切的痛苦。
这种灰色效应的弥漫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作品与大众的脱节,是一群在困惑与无奈中自娱自乐的音乐人的梦呓;是听众冷漠和继续转向港台、欧美;是市场的疲软、音乐人的茫然。
这种情形在1988年曾经出现过。历史有时在运行中确实会出现有趣的循环。
1987年,刚刚崛起的大陆流行音乐原创音乐在特定的历史形势下曾经汇集到了以北京“西北风”为核心的音乐旗帜下,并产生了大批优秀的作品。但就在“西北风”的繁荣中,已经出现了一个使它注定衰落的不孕症——“西北风”主题属于过去的一代,而远离了当时的青年一代。“西北风”的重大主题和批判精神在本质上是当时文化人和成年人对于历史、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它虽然是必然的、合理的,却不属于当时的青年一代。因此,当“西北风”走到它的高潮的时候,青年学生却以极大的热情选择了齐秦,从此开始了港台歌曲的第二次进入。这时的音乐人却没有能力为当时的青年人提供足以同港台歌曲相抗衡的作品,因此为青年听众无情地抛弃了。
痛定思痛后的大陆音乐人在几年之后发现必须开始向港台学习包装制了,几年之后他们开始发现了听众的兴趣所在,因此就导致了近年来的大规模的包装热潮,并在1994年达到了一个成功的高峰。
然而,同样的故事又将上演了。这就是,刚刚写出了一些成功作品的创作群又已经开始脱离了审美趣味已经大加变化了的青年听众。从1993年开始,全国大中城市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告别港台,直奔欧美。前几年大规模的CD盗版和广播媒介欧美音乐节目的大量增加又强化了这个进程。对此,流行音乐界几乎可以说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心,去研究。音乐人太习惯于沿着小小的成功规定的方向快马加鞭,而全然不顾前面已经无路可走。这就是1995年面临市场新呼唤不知所措的流行歌坛。既然没有了方向,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热情,也就只剩下了灰色的朦胧。
这种朦胧的后果也是非常简单,和当年一样,它意味着又将有一批音乐人被新的形势无情地淘汰出局。
三、积淀的更新
但1995年歌坛的一个动向是令人乐观的,这就是纯音乐的制作出现了一批作品,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
第一个成功的例子是由上海音像公司出品的《阿姐鼓》,这是一张具有国际水准的唱片。主创何训田以西藏为题材,运用了高超的音乐手段和技术手段完成了这张唱片。获得了音乐上的成功,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个成功的例子当数臧天朔从前些年过于注重摇滚乐的概念重新回到自我的音乐的本身,同时,在制作上有非常讲究的探索。因此,在没有开始宣传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相当好的销量。
第三个例子可以举出广州中唱出品的陈明的专辑《寂寞让我如此美丽》。这张唱片也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工制作的一张,仅主打歌前后编曲的修改就达七八次,因此该作品也在市场上博得了很好的反响。
这类音乐的出品和成功再度提供了质量与市场关系的一个证明。也是对急功近利者的一个打击。
无论何时,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经营。对于歌坛来讲,虽然作为艺术生产有它特殊的困难,但这条规律仍然适用。多少年来,歌坛始终缺乏真正现代化的概念,在永远的市场困惑面前一直没有找到把握市场的方法。这是真正的悲剧所在。只有像上述作品的制作那样,首先寻找到音乐的真实,同时有严谨的制作,唱片才具备了市场竞争力。
然而,对于歌坛来讲,达到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1995年歌坛集中表现着现代文化产业的浅薄,这种浅薄无疑是与现代文化的浅薄相联系的。在混乱之中,肯定会产生大批的文化垃圾,而突破浅薄的笼罩,调整文化的失重的希望在于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强有力的批评,科学的操作,人文精神的再确立。如此,我们才可能听到不仅足以愉悦我们于今天,并且可以承载历史精神于未来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