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们是怎样打碎了文明?

1995-08-22吴兴科

中国青年 1995年12期
关键词:囚犯惩罚诚信

吴兴科

文明被大人们打碎了

人流熙攘的大街上,一群孩子在奋力推着一辆熄火的公共汽车缓缓前行。而车上的大人们,则抢占了孩子们原先的座位。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向人们描述的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的一个象征性造型。

这个象征性造型确实令人思虑再三。人们需要文明,似乎是已无需证明的。但如今我们面临的现实是,文明被打碎了,并且不是由无知的孩子,而是由成年的大人。

面对文明的碎片,我们在痛心之余不禁发问:那没被打碎的文明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什么需要文明?又为什么轻易的打碎了文明?

就社会而言,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现的是这个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而就个体来说,文明反映出的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关照程度。简言之,文明是一种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由或规则。

现实中,人们也常面临“囚犯困境”

人们还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之所以需要建立起一种文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人性自我完善的要求,而是出于利益的诱导,这可用著名的“囚犯困境”来说明:有两个人干了坏事被作为嫌疑犯隔离关押,两人都面临着招供不招供的选择,并且都知道每种选择可能的后果:(l)若两人都不招供,可能因证据不足无法判罪,关押一个月就能释放,(2)若两人都招,由于态度都比较好,从而轻判,比如,各判5个月;(3)若自己招供而同伙不招,则自己被“坦白从宽”立即释放,而同伙被“抗拒从严”,判处10个月。面对这三个结果,两个囚犯该如何选择呢?对每个囚犯来说,结果(3)都是最好的,因此他竟选择招供。但两个囚犯要是都这样想,得到的却只是结果(2)。这显然没有结果(1)好。而为了达到结果(l),需要两个囚犯都拒不招供,但这样做对每个囚犯都是不甘心的,一方面有立即释放的诱惑,另一方面又怕这时同伙招供,自己会被重判。对囚犯来说,这真是难以选择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的时侯,在许多情况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囚犯困境”。比如,谁都希望在公共汽车中抢个座位,但大家拥挤则谁都上不了车;谁都希望手中的劣次品卖一个好价钱,但制造假冒伪劣的多了,也就最终都失去了卖出去的机会。

其实,两名囚犯是有可能摆脱“囚犯困境”.从而得到最好的结果(l)的。那就是两名囚犯合作,订立攻守同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之所以需要建立起一种文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人性自我完善的要求,而是出于利益的诱导。这可用著名的“囚犯困境”来说明:

有两个人干了坏事被作为嫌疑犯隔离关押,两人都面临着招供或不招供的选择,并且都知道每种选择可能的后果:(1)若两人都不招供,可能因证据不足无法判罪,关押一个目就能释放;(2)若两人都招,由于态度都比较好,从而轻判,比如,各判5个月;(3)若自己招供而同伙不招,则自己被“坦白从宽”立即释放,而同伙被“抗拒从严”,判处10个月。面对这三个结果,两个囚犯该如何选择呢?对每个囚犯来说,结果(3)都是最好的,因此他会选择招供。但两个囚犯要是都这样想,得到的却只是结果(2)。这显然没有结果(1)好。而为了达到结果(1),需要两个囚犯都拒不招供,但这样做对每个囚犯都是不甘心的,一方面有宜即释放的诱惑,另一方面又怕这时同伙招供,自己会被判。对囚犯来说,这真是难以选择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囚犯困境”。比如,谁都希望在公共汽车中抢个座位,但大家拥挤则谁都上不了车;谁都希望手中的劣次品卖个好价钱,但制造假冒伪劣的多了,也就最终都失去了卖出去的机会。

其实,两名囚犯是有可能摆脱“囚犯困境”,从而得到最好的结果(1)的。那就是两名囚犯合作,订立攻守同盟,一致不招供。当然,这在法理上是绝对的罪加一等,但这向我们昭示:哪怕是因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人们之间的合作也是多么地重要。合作,则双方获益;不自作,会导致两败俱伤。正是由于合作的重要,我们会发现,在车站码头,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在等待买票时,会有人自发站出来发排队签,人们也都接受并维持这种秩序。这里文明就诞生了。可见,文明是与人们追求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们选择了文明或人类走向了文明,是由于人们发现文明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文明与失信,看谁惩罚谁

面对市场经济,许多人吃惊地发现文明失落了,破碎了,因此要寻找人文精神。在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某些失落或破碎,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体制大转轨,即意味着利益规则的某些改变,比如竞争代替了论资排辈,对自己负责代替了完全依赖组织。而在这些对旧规则的改变中,难免不发生某些把婴儿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则还远不够完善,这样,多了一些坑蒙拐骗只能被认为是不足为怪。只有制度完善了,骗人的成本很高而获利期望变得很小时,骗子们才会收场。文明,作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合作需求,要保证得以实现,必须有一个很强的约束条件,那就是合作双方的诚实守信。因为,诚信才是文明起码的前提。有一方不守诚信的合作原则上只能有一次,至多只能进行有限的几次。想想本文开头所引的那个文明的象征性造型吧。那些大人们当初也曾经是推车者,但汽车发动后却把他们丢下不管了。如此这般,一致两次,他们就吸取了教训,不愿推车了。而孩子们还愿意推车,只在于他们还没经历过社会园历和生活经验。不难想像,当他们回到李上发现座值已极大人们占据,下获也会变成不愿推车的一群。

在合作中,之所以会有人不守诚信,实在是由于利国的诱惑。在两个囚犯订下“都不招供”盟约的情况下,若其中一个偷偷违约,则完得到更大的好处(由关押l个月改为立即释放)。温大绚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无论总体上文明取得了多大进步,但骗子和失信者总是没断过的原因。因为这些消解文明的人在获得别人创造的文明利益的同时,还能由于违约失信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为了保证合作和合作带来的利益,人们需要维护诚信的尊严,进而需要对失信违约行为给予惩罚。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有两种:一是架自受切入的直接摄复,另一个是社会对失信行为的否定,即社竞最终会把失信者排斥蓬整个社竞的合作之外。社完的排斥就是要依靠法律等制度安排,对违约行为给予制裁,有效制止失信行为,而不是要等到社完成员都成为受害者。切果一个社会缺乏能够有效制止不守信用的制度,那么文明只能以自身的破碎来惩罚失信,比如说社会上将不再有人去推李,连孩子们也不。到那时,文明就可能不再是“碎片”,而是ji粉了。

重建诚信,远离“文明的伤心处”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人们是怎样打碎了文明。文明这座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石是诚信。正如没有了基石大厦就会倾倒一样,缺少了诚信,文明炮就破碎了。诚信,是文明的逻辑前提,是文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案件。我们混文明额了解片,轩不是因为社完上存在着个别不守诚信的现象,而是指人们之同的诚信合作已无法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相反,失信倒成了普遍的原则,而诚信者反倒可能受到锖忌,这才真正是“文明的伤心处”。从根本上说,人们之所以打碎了诚信,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其最终原因是利益的诱导。如果在某个社会中,一个人遵守诚信,却不能使他获得利益相反倒可能受到损害,他为什么要恪守诚信?反定。一个人不遵守诚信,并不一定会受到惩罚相反可能完得到极大的利园,他又为什么不玉打碎诚信?不幸的是,在我们现实的链会,这两种情况都大量存在。既然“数字出官”,何妨“官出数字”;既然“拿了也白拿”,必然是“白拿谁不拿”。要强调的是,对失信者不只是要给予惩罚,重要的是要给予足够的惩罚。有报纸报道,某而出动上千人上街进行物价大检查,共查出违纪现象800多起,对违纪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罚款1万多元。呜呼,平均每起罚款不过10多元,这样的“惩罚”谁能说不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保卫或重建文明,需要从重建诚信歼始。一方面,我们要完善规则,便规则能有效地制止和惩罚失信行为,即增加期骗的难度和失信的成本,让人们从中额悟到,合作更好,诚信收益更大。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创造一种尊重诚信的环境。文明要求人们诚信,但人们诚信也是育条件的,那就是每个人都能够网到:我说“信”的我真信,我不信的可以说“不信”。简单地说,就是要实事求是,心口如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诌使人们要不守诚信,迫使因个人要奉行两种“诚信”:一种是“嘴上的诚信”,用混不用做;另一种是“心中的诚信”,能做不能说。如果那样,将会给文明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对文明来源,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行在的文明前提当做存在。

猜你喜欢

囚犯惩罚诚信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惩罚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走近土著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级别
真正的惩罚等